申报时间:12月1日-12月31日 ……
新闻学院携手理学院举办“新理有你”迎新晚会
晚会时间:11月2日(星期五)晚上7:30 ……
哎呀!台湾!!——2012台湾实习分享会
时间:11月3号 晚上7:30 – 9:30 ……
祝第十三个中国记者节“与喜爱的新闻人聊天”系列讲座预告
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
李海鹏:好的非虚构写作等于故事加意义
“好的非虚构写作,等于故事加意义,也就是写一个人,他有一个愿望,然后遇到了一些阻碍,最后有一个结果,写出来会对他人产生一定的触动或影响。”前《南方周末》高级记者,一身休闲装的李海鹏拨了拨有些长的刘海, ……
关于举办新闻学院“感受名记”写作比赛的通知
活动时间:2012年10月25—11月15日 ……
311 日本报道团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海岸发生的9级地震,以及因之引发的海啸和辐泄事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不论是在救灾当时,事后发展,日本当局的反应及表态,甚至在一年后的重建、修复过程和社会结构的适 ……
北上广,不轻松:2012暑期融媒实习分享会
今年暑期,我院共有22名学生前往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共六家媒体单位实习。在两个月的实习中,他们尝试去适应不同的媒体环境,收获了经验,也留下了不少实习佳作。在10月19日《奔来奔去的日子II》的实习 ……
上海《新闻晨报》副总编张国伟讲座
讲座名称:《历史中的新闻,新闻中的历史》 ……
解海龙:“只要帮了一个孩子,就等于获了一个奖”
希望工程标志影像“大眼睛”曾感动了无数人,照片上,一个小女孩手握铅笔,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直视前方,透出对知识的无比渴望。10月17号,这张经典照片的拍摄者、我国著名纪实摄影家解海龙受我院邀请,做了题为《 ……
范东升教授赴京参加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指标体系专家研讨会
10月20日,我院代院长范东升教授带领邓学、李行知两位研究生赴北京参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组织召开的“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评估体系专家研讨会”。范院长在会上对 “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指标体系”草 ……
我院赴台学生多篇稿件被台湾《旺报》刊载
今年暑假,我院11名学生赴台湾中央社、《旺报》、TVBS、Now news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实习,近距离观察台湾媒体和台湾社会。其中4名学生的4篇实习感受文章被《旺报》的两岸征文栏目《大陆人看台湾》选用 ……
我院黄海洋同学赴美国交流
我院10级新闻学专业黄海洋同学在汕头大学李嘉诚基金会的推荐和支持下,与商学院10级赵柯、商学院10级朱志豪同学及SIFE指导老师曾凡奇教授4人作为汕大SIFE的代表,于9月22日至10月05日期间,赴 ……
Peter M. Herford 教授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
我院Peter M. Herford 教授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采访内容被整理为《中国人在努力让明天更美好》一文,发表在该报2012年第656期上。Peter认为,在中国腾飞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 ……
2012年融合媒体实习报告会
讲座时间:2012年10月19号(星期五)晚7:30 ……
杨艾俐教授赴京参加2012年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
我院教授杨艾俐九月下旬至北京参加2012年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于会中发表论文,《建构式教学在采写课程之运用——以汕头大学海西采访团为例》,与会学者对汕大新闻学院注重学生实践,印象深刻,此论文也引起会中 ……
杨艾俐教授在FT中文网上发表文章“勿将莫言图腾化”
本院杨艾俐教授今日在FT中文网发表“勿将莫言图腾化”一文,对此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象,作出分析,并以海外华人身份提供个人观察。
杨艾俐老师在文章中指出:这次莫言得奖,官媒和公共知识分 ……
樊林君老师赴美介绍教学成果
10月初,我院樊林君老师应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之邀,赴美做了一次学术报告,以我院与汕头特区报社合办的草根播报新闻网站为研究案例,探讨国内地方报社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机制创新等问题。会场内听众为来自多个学科 ……
著名新闻纪实摄影家解海龙老师讲座
讲座名称:《大眼睛的希望—-解海龙希望工程纪实摄影讲座》 ……
我院召开全体教师会议 讨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
9月28日下午,我院在大机房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讨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的制定,并特邀教务处陆小华处长出席本次会议。
会上教务处陆处长介绍了学校当前教改项目的原则、精神与要求,并对我院制定专业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