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3日,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创院院长陈婉莹教授获美国亚裔新闻工作者协会(AAJA)颁发终身成就奖。
以下是美国华文报纸《星岛日报》美东版2013年8月24日报道全文:
陈婉莹获亚裔记协终身成就奖
缔造华文记者传奇的资深新闻工作者陈婉莹,今晚将获亚裔新闻工作者协会(AAJA)颁发终身成就奖。
本报记者李子莹、周静然纽约报道:从华文报纸记者到哈佛尼曼学者,从报道“金旅号”幕后独家故事勇夺国际大奖,到揭发政治献金丑闻奠定亚洲新闻自由基石,备受敬仰的资深新闻工作者陈婉莹(Ying Chan),以37年从业路撰写了华文记者传奇,亚裔记者协会(AAJA)今年特别颁发终身成就奖致敬。陈婉莹昨(23日)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讲述驰骋新闻界的一个个震撼故事。
陈婉莹现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播研究中心总监,曾任职“星岛日报》、“中报”、“亚洲周刊”及“纽约每日新闻”记者、采访主任和总编辑等职,报道众多重大事件。陈婉莹后投身学术界,先后担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创院院长,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学者、客座教授等。陈婉莹现致力扶持世界各地独立新闻发展,推动国际资讯开放,在媒体新生态下继续传导新闻从业核心价值,培养专业、敬业、乐业的新闻工作者,可谓桃李满天下。
这多姿多彩的传奇记者之路,始于1976年。获奖学金从香港赴美修读博士的陈婉莹,在下东城家庭群英会任职期间,因机缘加入“星岛日报”成为记者。作为第一个通晓中英文的记者,陈婉莹开拓了报道市政府、法庭等主流新闻的先河。
“金旅号”及政治献金报道载入历史
1988年,陈婉莹应“每日新闻”之邀,与搭档深入福州、香港和曼谷等地,展开了非法移民踪迹的调查。这为期3个月的追踪报道,造就了陈婉莹成为首位加入英文主流媒体的华人移民记者,也开创了该报的首条移民新闻线,亦为她随后于1993年发生的“金旅号”事件报道中牵出蛇头“萍姐”,埋下伏笔。
“当时全条村的人都出来了。”陈婉莹回忆。作为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记者,她翌日便飞到了福州。因为移民局没有发布任何死亡偷渡客的消息,她带到福州的报纸头条,也成为了村民得知自己亲人是否生存的唯一途径。翌日,以“这是我儿子”为题的头条故事轰动全城。
其后陈婉莹走访全美多个监狱,再爆连篇独家报道,并因此荣获著名的George Polk 新闻大奖。但同时,她亦遭黑帮发出江湖令,悬赏5万追砍索要人头,报馆一度配予连续8天的24小时保镖。然而,这位身材瘦小的女记者继续展现其非凡的胆识与韧力,凭着一腔正义与出色的文字功力,再度创造了业界传奇。
1996年,陈婉莹刊登于“亚洲周刊”的“台湾卷入美大选政治献金疑案”,揭发台美政治献金丑闻,犹如重磅炸弹轰动全球。被控诽谤的陈婉莹凭借“一直斗到底”的信念赴台,最终获国际舆论支持并胜诉。该案被列入台湾判例,成为亚洲新闻史的里程碑。纽约保护记者协会后颁发“国际新闻自由奖”嘉许,同年,陈婉莹成为哈佛大学尼曼学者。
培育英才 推动国际新闻发展
在完成最后一篇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后,陈婉莹从“每日新闻”辞职。形容“感到学够了”的她自一线急流勇退,并在其后一次途径香港的旅程中踏入学术界,参与创立香港大学新闻及传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