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间,适逢香港书展。单位安排了一位老记者带着我报道为期一周的香港书展。香港书展至今已举办27届,要想报道创新很困难。由于只有两个人,指导老师决定主要针对名家讲座进行采访。采访之前发生的小插曲差点让我失去采访的机会。由于没有提前提交采访申请,所以我们到现场要求专访的时候被拒绝。原来香港书展每一年作家采访都要经过正规流程申请,先向香港贸易发展局提交采访申请,然后贸发局转交申请给作家让作家决定是否接受采访、接受哪些媒体的采访,是专访还是群访。所以事前了解规则至关重要。当我以为作家专访泡汤,沮丧地跑去听讲座的时候,带我的记者并没有放弃,而是跟负责人员再三请求,软磨硬泡之下最终获得了作家群访的资格。
名家讲座作家很多,除了两岸三地的作家以外,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作家。因此确定采访对象必须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作家的名气、当地人的熟悉程度、自己的能力范围等。
最终我确定了曹文轩、蒋胜男、金泰成、止庵、成英姝5位作家。我的采访对象全是说普通话的。由于不会讲粤语,很多香港作家就放弃了。
确定了采访对象,并不意味着这些人都是我所熟悉的。像金泰成和成英姝的名字我之前从未听说过。新闻七分采三分写,我觉得这点在人物采访中尤为重要,而好的采访则是取决于你的准备工作的投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