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墙”能否拯救报业》,范东升/易东明,《新闻与写作》,2014年07期
《法律应是记者的必修课》,魏永征,发表在《中国广播》2013年12期。
《薄案和李案:如何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魏永征,发表于《新闻记者》(CSSCI)2014年第1期。
《又一类被告席上的记者》,魏永征,发表于《青年记者》2014年1月号刊。
《“喜羊羊与灰太狼”案和影视暴力》,魏永征,发表于《新闻记者》(CSSCI)第2期。
《“李案”余波和律师自媒体涉案言论的边界》,魏永征,发表于《新闻记者》(CSSCI)第3期。
《从源头上规范刑案信息的传播》 ,魏永征(与研究生张真真合作),发表于《新闻界》2014年第4期
《“媒介侵权”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法律概念? 》,魏永征,发表于《青年记者》二月号
《从新闻侵权到媒介侵权》,魏永征,发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CSSCI)2014年第2期。
《新闻侵权的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魏永征,发表在《青年记者》,2014年3月号。
《央视曝露东莞“黄流”节目的反思》,魏永征(与其研究生傅晨琦合作),发表在《新闻界》,2014年第6期。
《凌驾性的失落:马航客机事件中国媒体为何受到诟病》,魏永征,发表在《新闻记者》(CSSCI)2014年4月号。
《责任编辑王宏霞与作品修改权》,魏永征,发表在《青年记者》2014年四月上。
《公众人物不是狗仔新闻的挡箭牌》,魏永征(与2012级研究生傅晨琦合作),发表于《新闻记者》(CSSCI)2014年第5期。
《从MH370事件看新闻如何追求真相》,魏永征(与2012级研究生傅晨琦合作),发表于《新闻界》2014年第8期。
《表演者的艺术形象是他的肖像吗?》,魏永征(与2013级研究生白鸥合作),发表于《青年记者》2014年5月上刊。
《警惕“狗仔”合理化的取向》,魏永征,发表于《新闻界》第10期。
《媒体在名誉权案中的举证问题》,魏永征(与研究生周琳合作的文章),发表于《新闻界》第12期。
《从今日头条事件看媒体维权》,魏永征,发表于《新闻记者》(CSSCI)第7期。
《不要忘记作品的真正主人》,魏永征,发表于《法治新闻传播》2014年第四期。
《对控辩双方予以平衡报道》,魏永征,发表于《新闻界》2014年第14期。
《二十年疯女之谜诽谤案回顾》,魏永征,发表于《青年记者》2014年8月号。
《咸猪手事件与网络群体极化》,魏永征,发表于《新闻记者》(CSSCI)2014年8月号。
《福喜事件与卧底采访的限度》,魏永征,发表于《新闻界》,2014年第16期。
《“如实报道”不实传闻的法律责任》,魏永征,发表于《青年记者》2014年9月号。
《坚持传播科学,反对宣扬迷信》,魏永征(与研究生贾楠合作),发表于《新闻界》2014年第18期。
《刑案报道坚持法治原则,以澎湃对念斌冤案报道为视角》,魏永征,发表于《新闻记者》(CSSCI)2014年第10期。
《范志毅名誉权案与公众人物》,魏永征,发表于《青年记者》10月号上。
《以21世纪案为由头:新闻敲诈的刑事制裁》,魏永征(与研究生贾楠合作),发表于《新闻界》第20期。
《网络纠纷新颁司法解释,既制裁侵权行为,又保护正当言论》,魏永征,发表于《新闻记者》(CSSCI)2014年第11期。
《“法人名誉权案还是商誉权案?读新颁网络侵权司法解释第11条”》,魏永征(与研究生白鸥合作),发表于《新闻界》2014年22期。
《是肖像权还是隐私权?》,魏永征(与研究生白鸥合作),发表于《青年记者》2014年11月上。
《网络侵害人身权纠纷第一例/谢晋身后的名誉权案》,魏永征,发表于《青年记者》2014年12月上。
《制裁咸猪手和人肉搜索的侵权风险》,魏永征,发表在《新闻界》2014年24期。
《互联网时代美国的新闻伦理探讨》,白净,发表于 《青年记者》2014年3月上,总第447期。
《中美儿童网络隐私保护研究》,白净(与研究生赵莲合作),发表在《新闻界》2014年第4期。
《再回首,有种网站叫“门户”》,白净,发表在《文化产业导刊》2014年第6期。
《失独者:媒介镜像中的身份建构及制度归因》,陈岳芬(与2012级研究生吴海燕合作),发表于《中国传媒报告》(浙江大学主办)2014年第2期。
《农民工讨薪的媒介呈现及意义建构》,陈岳芬(与2013级研究生马宇凡合作),发表在《东南传播》2014年第10期。
《受众卷入对娱乐教育节目说服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毛良斌,发表于《新闻界》2014年第4期。
《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理论基础及研究模型》,毛良斌,发表于《暨南学报》2014第9期(CSSCI刊物)。
《探析独立纪录片作品的传播和市场化之路—-以“老漂的老鸳鸯”为例》,张增丽,发表在《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第六期上。
《新闻图表设计应用系统探析》,徐少林,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5月 总第76期。
《去脉络化,南洋远矣》, 黄义忠,发表在马来西亚政治评论网站《燧火评论》http://www.pfirereview.com/post-20140526/
《找寻都市「椅」靠的所在》,黄义忠,发表在马来西亚政治评论网站《燧火评论》 http://www.pfirereview.com/20140825/
《台湾人需修补大陆学分》,杨艾俐,2014年3月19日发表于《上海经济评论》。
《台湾学运后两岸关系不会倒退》,杨艾俐,4月14日发表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大陆应如何读懂台湾》,杨艾俐,5月9日发表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高龄化社会挑战媒体》,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
《没有How的新闻》,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
《没有好老师,哪来好记者》,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
《如何打造智慧女主播?》,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
《用国际新闻争话语权》,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
《远离网络上瘾症》,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
《大国的哀愁 小国的机遇 》,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杨艾俐专栏”。
《接触大陆人 CQ比EQ重要》,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杨艾俐专栏”。
《来去大陆 勇敢试水温》,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杨艾俐专栏”。
《凝视家乡 心也清明》,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杨艾俐专栏”。
《强政府带领民主》,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杨艾俐专栏”。
《做硬盘还是随身碟?》,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杨艾俐专栏”。
《建立信任,企业先行》,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杨艾俐专栏”。
《摇滚经济学家》,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杨艾俐专栏”。
《一个西班牙青年的故事》,杨艾利,发表在《中国时报》“杨艾俐专栏”。
2014年1月11日,我院魏永征老师于北京出席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法研究中心2013年十大传媒法事件发布并研讨会,并在会上做发言。
2014年1月21日,我院魏永征老师参加北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法规司就喜羊羊案件召集专家座谈会,以视频发言。
2014年月22-23号,我院巫连心老师参加了在汕大召开的“全球研究亚洲协会第九届国际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全球化中媒体垄断的伦理论辩与困境——以马来西亚为例”的报告。
2014年5月28日,我院巫连心老师举办了校内文科基金项目讲座“马来西亚的华文报业”。
2014年5月30日,我院谢琳老师举办了校内文科基金项目讲座“对话公元”。
2014年6月9日,我院白净老师举办了校内文科基金项目讲座“数字出版法规体系研究”。
2014年8月14日,我院魏永征老师于赴北京参加了由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举行的“互联网管理法框架研讨会”。
2014年11月1日-2日,我院白净老师前往武汉参加“媒体道德与伦理骨干教师培训班”。
2014年11月9日,我院魏永征老师参加上海交通大学第5次全球传播论坛。
2014年11月14日至16日,我院云启栋老师去武汉参加全国新闻史学会教育分会研讨会。
2014年12月16-21日,我院张威老师赴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参加第十四届澳大利亚文化节暨学术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澳大利亚新闻人在中国的政治冒险”。
2014年10月11日,我院徐承羣老师赴深圳参加“新媒体环境下复合型语言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路径”学术研讨会,并发表題為【粤东潮汕语广播节目主持人創新培训模式:以汕头大学新闻学院与汕头广播电台合作案为例】的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