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09:30
我院06级马婧和副总统候选人拜登合照
我院06级马婧和副总统候选人拜登合照

2006年的夏天,甚至在填报志愿的前两天,我都没有听说过汕头大学。两天后,却因为闾丘露薇来我们学校的一个讲座里介绍了汕大新闻学院,我翻看汕大的宣传册,看见”做国际新闻人”的标语,我就鬼使神差在志愿表上把它填作第二志愿。得知高考成绩后的那一刻,我有些懊恼,因为自己成绩忽上忽下,差2分而没能进入原来设想的大学,而进入了汕大。然而在两年多后的今年,我觉得自己好幸运能来到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之前一直没有接触过摄影的我,大一时在《基础摄影》谢老师热情的鼓励下,开始了校园摄影,平时有空都会带着相机帮同学老师们拍拍活动和会议之类的,渐渐的,我越来越上手,技术也渐渐熟练起来。后来,更有幸遇到《数码摄影流程》叶老师,他教会我,摄影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应是”用镜头思考”,这让我在专业上开了窍。

学院提供的国内实践和海外实践机会让我迅速成长。我2007年暑假跟随本校老师、《纽约时报》摄影记者王亭立去贵州采访,2008年5月,被选入跟随著名战地记者、Peter Arnett教授去非洲的乌干达、加纳拍摄采访,在China Daily发表了作品,打开了我的国际视野。

最重要的机会随之到来。我又被选中进入2008年美国大选报道团,8月从两党候选人发表提名演说时的两代表大会开始,我们采访的足迹到过经济危机时的华尔街,到过7000亿救市计划引起争议时的国会山,到过各阶层民众为自己的候选人拉票助选的竞选办公室,到过摇摆州的乡村小镇,到过纽约唐人街,到过选举投票日之夜时奥巴马的家乡芝加哥。

在3个月的美国大选报道结束后,我更有幸留在美国《印第安纳星报》作为摄影记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习,并且有4次作品发表在头版上。

这一切,都是如果我去了其它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得到的。而两年后的今年,我时常感到幸运,多么自豪那年我在志愿表上填上了汕大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