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周筱赟说最可靠的证据是物证。(罗嵛月/摄)

11月7日上午,知名网络爆料人周筱赟在汕大的第二场讲座上说,揭黑行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遇上威逼利诱,连色诱都没有,不过“今年8月后就全都有了”,这话一出,台下一片哗然。

周筱赟在这场题为《公民爆料和调查报道》的讲座中透露,曾有神秘女子透过网络向他发送私密照片,不过周筱赟却发现该女子对他的揭黑爆料一无所知,因此怀疑这名女子的动机。对方还在深夜邀约周筱赟到其住所见面,但被周筱赟断然拒绝。“我怕有圈套,就不敢去!”

8月后的威逼利诱

至于威逼方面,周筱赟在网上揭露江苏阜宁县61名判刑官员重新入编制后,一天突然有六名自称是江苏阜宁县的领导,气势汹汹地到周筱赟的办公室来。当时周筱赟没逃走,忙自己的工作,结果这班人跑到隔壁的办公室去找他,没找着就走了,之后他们再也没联系过周筱赟。“我想他们跑过来是威胁我的呢?还是借这个名堂过来公费旅游一下?我怀疑是后者,所以我说(揭黑)没那么可怕!”

所谓的利诱,一名自称是某杂志的编辑向周筱赟约稿,周筱赟还没答应写稿对方就要周筱赟的帐号打稿费。“我说我都还没有给你写东西,怎么给我稿费,这不符合媒体的规范。为什么向我要帐号?很简单啊,只要往我帐号里输一批钱,就能诬陷我啦!” 周筱赟立刻向其领导做了汇报,以免招惹麻烦。

在讲座上,周筱赟介绍自己这些年来的爆料“履历”。揭秘黑幕,得罪大佬,讲述这些事时周筱赟显得很轻松,讲得很娱乐。

在面对各种爆料信息时,周筱赟强调证据意识和逻辑观念,从不直接采信人证。这让他有底气喊出“周筱赟爆料绝对靠谱”。也正因为如此谨言慎行,他逐渐由时事评论员转型为资深网络爆料人,从“中石化天价酒”十天扳倒厅级高官开始,到“卢美美事件”中遭悬赏一千万,周筱赟亲手打造出“一旦出手从不失手”的网络爆料平台。

坚持三个原则

周筱赟在接受我院记者的专访时说,在众多爆料者提供的证据中,他一直都坚持着三个原则:要涉及公共利益、要有直接证据,以及要用常识来判断。

当谈到证据为何要涉及公共利益时,周筱赟说个人的纠纷公共性不够,难以做出判断,而且涉及个人利益的事件很多都需要专业知识,他本人并非各方全才,故他只会揭露涉及公共利益事件的黑幕。

“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是有区别的”,谈及揭黑会用到的直接证据,周筱赟主张不能采信人证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说虽然客观真实也是真实发生的,但是这些真实在法庭上却是很有可能被扭曲的。人是一种情感性的生物,很可能因为威逼利诱等行为就故意说谎,扭曲事实。

而判断证据的最后一个方法在周筱赟看来是要运用常识。有些事情看起来就知道并不符合常规或者存有矛盾,就要运用自己的常识去判断和分析。

读者是前进的动力

收集证据,分析证据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身为全职媒体人的周筱赟,他是如何分配时间来进行业余的网络揭黑爆料的呢?周筱赟笑了几声,说道:“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玩游戏的时间用在揭黑上”。那篇发在微博上不超过140字、有关内线提供铁道部12306订票网站亿元合同的爆料信息,是周筱赟凌晨连续5个小时在考证材料后写出来的,每条爆料信息他都得思考上1到2个小时才发表。

虽然耗用很多业余时间揭黑爆料,但周筱赟表示会继续把揭黑这件事做下去。他说这一路能走来除了因为自己对真相的探求,还因为揭黑成功后的成就感。这两样都是重要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读者的反馈。他说:“读者的反馈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揭黑恶搞的“网络狂欢”

新闻娱乐化在当下媒体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用娱乐化的手段包装新闻,强调形式上的吸引力,周筱赟就是这种手法的支持者之一。尽管大多数学者反对新闻娱乐化,甚至提出“娱乐至死”,周筱赟却对此不以为然。他不是学新闻出身,但他明白新闻媒体的责任是陈述事实,探寻真相。在他看来,“媒体不是法院,媒体人不是法官”,只要严格以事实为基础,新闻就可以反讽。在他的手下,揭黑行动还透过对文字、图片、视频的恶搞,变成了一场场的“网络狂欢”。只要新闻娱乐化有利于新闻本身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媒体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讲座上,周筱赟以一段网友恶搞“卢美美事件”的视频《慈善买卖》为例,说明了对新闻的调侃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公众的关注度,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事件的解决——风波过后,中非希望工程的慈善募捐没再募到一分钱。

他表示自己是以公民身份进行揭黑行动,属于纯粹的“业余爱好”。专业媒体人在供职机构受到限制,又不愿成为“平庸的恶”的一份子,那么便以公民形态参与微博报道。当被问及他一直坚持揭黑,人们会否难以承受社会的黑暗时,周筱赟引用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话来回应,“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就是看到了世界上最黑暗的一面 ,但他却勇敢地深深地爱着它。”同时,他还反问道:“你是愿意做痛苦的苏格拉底呢,还是更愿意做幸福的猪呢?”周筱赟回忆说,其实他以前是一个内向忧郁的人,到了大学之后,接触到了更多人,他才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性格——风趣,积极,勇敢,乐观。他面对着记者,又笑出了几声,“我就是一屌丝啊,草根中的屌丝。”

不做无谓的看客

“扪心自问:面对丑恶,你做了什么?如果每个人都不做,社会将会怎样?你可以不举报不揭露,但不要做无谓的看客,更不要参与作恶。”他说在中国做媒体人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良心问题。

“每一个人不要觉得自己的力量很微小,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我一直说我们要尽力而为,问心无愧。所以我期待每一个人以微小的力量,推动社会些许的进步。即使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但是也用你的笔留下更多的真相!” 在讲座上,虽然长时间戴着口罩,周筱赟的声音依然铿锵有力。“一点勇气和信心,做正直、善良、简单的人,做负责任的人”——这是讲座最后,周筱赟最质朴的愿景。

 

                                                                         记者:庄焕武、杨淑梅

                                        编辑:钟炎松、何国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