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在尼泊尔4·25大地震发生后将近两个月,汕头大学尼泊尔报道团踏上了为期十天的采访征途,本次采访主要议题包括尼泊尔震后重建情况、政治运动、旅游业受创情况及妇女运动等。

尼泊尔报道团由美籍教师John.H Noonan带领孙丹阳、张锦煌、黎琪欣、孙嫣然、叶梦丹、张梦卿六名学生组成,而另一位协助带队的尼泊尔籍老师Binod Bhattarai曾于2009年在汕头大学新闻学院任教。报道团于2015年6月20日出发,飞过喜马拉雅山脉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在旅客稀少的酒店休息一晚后,团队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奇特旺,采访“没有受到地震‘直接’的震击、却‘间接’受到地震影响的奇特旺旅游产业”。

报道团接着来到尼泊尔重要的旅游城市博卡拉。报道团采访了经营饭馆、旅店的中国商人,了解中国商人在尼现状;除此以外,报道团还就“游客对震后尼泊尔的感受”进行了采访与拍摄。

报道团返回加德满都,开始深入采访地震重灾区。报道团沿街记录了被地震不同程度摧毁的建筑、走进地震灾民的帐篷,了解受灾居民的生活现状,包括房屋损坏情况、政府补助、未来规划及对政府救灾工作的评价。除震后重建外,报道团成员们挤出可利用时间,采访了当地女权运动组织、常驻尼泊尔的外来人口等等。

除了对当地情况进行采访以外,报道团还得到采访以色列驻尼大使Yaron Mayer的机会,报道团就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同性恋合法化、创新理念等话题与以色列大使展开积极的讨论,大使还邀请报道团对以色列广州总领事馆进行采访。

十天的采访行程对于尼泊尔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来说远远不够,但是报道团成员们不放过任何采访机会,让十天的采访行程变得格外充实。

汕大学生在尼泊尔的有关采访报道参见专题网站:http://media.stu.edu.cn/nepal/

报道团在帕坦残疾人聚居区进行采访
报道团在帕坦残疾人聚居区进行采访
报道团在博卡拉参观印度教重要庙宇之一Bindhyabasini Temple
报道团在博卡拉参观印度教重要庙宇之一Bindhyabasini Temple
报道团在巴德岗地震重灾区采访
报道团在巴德岗地震重灾区采访
报道团与来自非盈利组织无国界医生、来自美国的拍摄团队等进行了交流
报道团与来自非盈利组织无国界医生、来自美国的拍摄团队等进行了交流
报道团与曾与汕大任教的Binod(后左一)、中新社泰国分社社长符永康(后左三)及尼泊尔当地大学教师Pankaj(右前一)合照
报道团与曾与汕大任教的Binod(后左一)、中新社泰国分社社长符永康(后左三)及尼泊尔当地大学教师Pankaj(右前一)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