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2017年春季学期,汕头大学推出一门新的公益课《善用新媒体——小记者展翼实践》,首次尝试让大学生与初中生同席听课,之后结伴外出采访,完成不拘一格的报道。
其中的20名“小记者”来自聿怀初级中学。在六周的课程里,他们和汕大的哥哥姐姐们一道,从汕头大学起步,前往蓬洲古村、桑浦山、小公园、牛田洋等地,发现和记录汕头的历史人文故事。

1.第一节公益课上,学生们讨论队名,画队旗
(第一节公益课上,学生们讨论队名,画队旗。)

这门课程没有局限在课堂,而是采用“上午授课分享+下午外出采访+小组协作完成报道”的形式。作业的形式也不拘一格,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完成文字报道,还是视频、图片,或者微信推文和H5。

2.在蓬洲村的祠堂采访当地村民_看图王
(小记者在蓬洲村祠堂采访。)

这门课的开设,源于一场“偶遇”。聿怀初中的郑巽老师去年到汕大听讲座,当时他提问“初中生如何运营微信公众号?”,新闻学院的樊林君老师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萌发了给初中生传授新媒体及新闻专业技能的想法。恰逢汕大鼓励老师们开设公益课,汕头正在“创文”,于是她想借机和小记者一起发现汕头的文化根源。

“经历汕大新闻学院的培训课程后,小同学的稿件风格和质量悄悄发生了变化。”聿怀初级中学的郑巽老师笑着说道。他发现,经过这门课的熏陶,小记者们报道的“事件”再也不单是现象本身,还有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发现和挖掘的能力都出现在稿件中了。

走在既熟悉又陌生的小公园,聿怀中学的陈亦熹用双脚感受着变化的一切。对于重建的中山亭,他有自己的思考:“一座真正意义的的老城,需要保存着独有的味道,而不是简单的拆掉再重建,亦或是刷上明艳的油漆。”他希望小公园改造计划中可以多一些“内部的、治本的修缮”,那才是对老城和历史的尊重。

3.开埠博物馆
(小记者在汕头开埠博物馆采访。)

除了技能的提升,一些小变化也在小记者身上发生。“通过小组协作和分享,有些平时比较安静的同学,也在这个环境下逐渐让自己敢于在公众面前表达。”郑巽老师说。

每次开课,聿怀中学都有几位年轻教师一同听课,他们说从课程中受益匪浅。公益课的授课方式也给了他们很好的启发和示范,他们了解到师生间多向、互动的交流实践体验更有效。

4.樊老师在与聿怀的小记者交流
(樊老师在与聿怀的小记者交流。)

参与课程的20名汕大同学来自不同院系,完成的作品或许有点稚嫩,但樊老师说:“最关键的是同学们的成长和体悟。”

16法学的郑瑞子同学毕业于聿怀初中,借此机会与母校的师弟师妹一起学习,她说:“我认识到当师姐的责任,不仅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要与师弟师妹分享自己的经历,交流学习的经验。”

5.桑浦山
(小记者用相机记录桑浦山。)

课程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凑,每个周六从早上8:30到下午16:00。没有午休,大家会有点疲惫。“每次困到在车上的那十几分钟都能睡着的我,醒来还是坚持投入到公益实践中。”16级新闻的刘婷婷说。

同学们学以致用,16国贸的张钰彬还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成功运营。“公益课结束了,公益却没有停止,公益还在路上。”她说。

“每次都有新的发现,自己对潮汕的理解也变得深入。”樊老师也坦言收获颇多,“行走潮汕大地,传递文明之光。”这是她开设这门公益课的愿景。

6.公益课大合照_看图王
(上课的师生大合照。)

文字:吴采倩

图片:吴静文、樊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