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7 10:48

11月4日下午14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胡易容受邀在桑浦山校区行政楼东401室为学院40余名研究生们开展了一场题为“从文化到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传播“大传播”观念转向”的学术前沿讲座。

1BF2D

胡易容教授在讲解中


从“文学想象”到“新闻宣传”,再到“大传播”。胡易容从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形式的转变切入,以“消费产品的品牌特征是国家形象的最好代言”为例,并指出应关注大传播时代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结合关系”是重要命题,也是大学教育中应关注探索的问题。

1D53E

胡易容教授在举例示范中


从“跨文化传播”到“文明互鉴”。胡易容认为“文明冲突”实质上是一种“基于符号使用和表意逻辑的分歧与争夺”。他将符号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反思,指出大众并未意识到符号意义的表达的背后是利益的冲突。他强调符号关系到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和讲好中国故事等多维度问题。

1089B

研究生们认真聆听演讲


西方文化的“现代性”“进步”的元逻辑正遇危机。胡易容指出要从基本符号逻辑重新思考“文化”与“文明”的差异化,从尊重文化生态的逻辑重新理解符号,并以此出发来实践国际传播。

1CB6A

胡易容教授与学生答疑互动

17566

研究生们认真聆听演讲中


胡易容总结提出了基于“文明互鉴”的国际传播的两个支点。一是文化符号传播中要兼顾符号使用和意涵解释,清晰解析符号的真实意涵,才能实现清楚传播。二是与传播对象建构起文化符号的意义认同,提升文化认同度和传播效果。

1F625

冯月季主持活动并点评


讲座最后,研究生们积极互动提问,现场气氛活跃。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冯月季主持活动并点评到,如果缺失对符号、文化和自身的认同,则在对外传播中无法有效传达信息。

1005B


与会同学在提问请教


本次讲座是2023年中国记者节系列活动中专家讲座之一,也是学术前沿系列讲座第9期活动,旨在帮助研究生把握学术前沿动态,拓宽学术视野。


文字|林绮蓓

图片|郑欣悦

排版|郑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