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9 10:49

AF8BD

3月30日,新华社高级记者刘诗平受邀在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开展新闻实务专家讲座,从“记者的四种武器”出发,分享他如何锻造和应用好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讲座由我院丁为民老师主持,汕头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中心副主任蔡林琳、汕头融媒集团采编人员以及汕大师生约120人参加活动。

299EB

讲座现场

“作为一个记者,除了日常的报道,我们怎么寻找一个可以持续关注、与个人爱好相结合的报道领域呢?”讲座伊始,刘诗平抛出问题。刘诗平是国内首个在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第三极)、马里亚纳海沟(第四极)采访拍摄的“四极”记者。围绕“四极”的采访经历,刘诗平分享了他热衷做“四极”报道的原因、做“四极”报道的新闻价值和他为之付出的努力。

“对于你爱好的东西,你始终感兴趣并为之努力的话,你就会特别投入。” 跑“四极”报道、做科学考察,是刘诗平的主动追求。“河流、湖泊、山川、海洋,对这些领域的探索非常有意思。”对他来说,做科考报道既可以见证国家的前沿科技水平,也能从事更有挑战性、吸引力的记者工作。

307CE

刘诗平讲解中

“四极”报道,有发稿之难、拍摄和采写之难。刘诗平谈到,在南北极发稿特别困难,得带海事卫星去对天上的卫星。南北极纬度高卫星少;海上发稿,船航行晃动,对上信号非常难。“文字稿还好办,图片经常传到一半就断了,视频更是想都不要想,但现在的通讯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在南北极采写之难,在于天寒地冻、多半又是在行进途中展开。遇上暴风雪和白化天等恶劣天气也是家常便饭,常常会造成拍摄困难,在航行中的船上或者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极地,同样给无人机拍摄增添了难度。刘诗平补充。

29995

刘诗平分享拍摄见闻

刘诗平认为,做好“四极”报道,到第一现场很重要。他对相关的报道如数家珍:见证过“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首航南极,记录了“雪龙”号和“雪龙2”号“双龙探极”的标志性时刻;搭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抵达马里亚纳海沟4811米深处;第一时间在冰上丝绸之路——北极东北航道上随船采访。“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这种记录非常珍贵。”

“能在现场当然是最好的,但也不能忽视资料收集和大量阅读。”刘诗平认为,去过现场、采访过不同的人、阅读过各类资料,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会更有深度,记者的“四力”终究会水到渠成。

262C2

现场学生认真聆听

即时新闻和突发报道的爆发力从何而来?调研报道和深度新闻的持久力如何体现?

“记者最重要的东西是好奇心,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新闻敏感。”刘诗平以《北京:要结婚先买门票  问题十载难解决》和《北京:结婚不再买门票  十年难题获解决》为例,讲述了一个细小切角的身边事件,如何在短小篇幅中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讲述强调记者的新闻敏感的重要性。他又分享了在山西繁峙“6·22”矿难事故中发现新闻线索、亲临实地调查、马不停蹄采访、完成深度报道等一系列的经历。他提醒同学们:在重大事故报道中,要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调整策略,发挥优势,利用人脉找到突破。

“主题是新闻的眼。” 刘诗平分享“内陆开放”这一宏观主题的报道案例,讲述他通过实地调研找切入点、确定具体主题的过程。“在复杂报道中提取好传播、好理解、能代表的新闻词。” 他在调研报道《丝路上的“钢铁驼队”——写在第1000列中欧班列开行之际》中,首次提出“钢铁驼队”概念的思路:“来往于丝绸之路上,古代是骆驼,现在是火车。骆驼呈现出一峰一峰的形态,与一节一节的火车车厢形似,骆驼的叫声与火车的轰鸣声似。‘钢铁驼队’行进于铁轨上的丝绸之路,很有力量感。”

发现新闻点、针对性写作、选准发稿时机、跟进后续报道、促成事情解决。这是刘诗平实现新闻报道爆发力和持久力的方法论。

2570B

刘诗平分享爆发力与持久力的方法论

讲座最后,刘诗平与同学们积极互动。他引用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寄语新闻学子: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活出真正胜利的人生。

1D227

现场学生积极提问

本次讲座是2024年“春季学术周”新闻实务系列讲座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新闻理想、提高专业认知、增强业务能力。

2999D

讲座合照


 文字 | 刘钰洺

 图片 | 邓婉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