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故事,处处有新闻。3月30日晚,极昼工作室主编王晶晶受邀在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开展新闻实务专题讲座,分享“如何挖掘普通人背后的故事”。
讲座现场
王晶晶曾供职于《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人物》杂志,从事特稿采写工作十余年,拥有丰富的人物故事采写经验。从非虚构稿件类型到选题来源,从寻找采访对象到正式采访,她步步深入、循循善诱,详尽讲述“一篇非虚构特稿的诞生史”。
讲座现场
汕头融媒集团融媒编发中心主任林馥盛、副主任陈珩,汕头日报编辑中心副主任杜丽玲以及汕大师生、汕头融媒集团采编人员约200人参加活动。讲座由学院教师黄显主持。
01
追溯缘起:为什么要记录普通人的故事
“极昼工作室的稿件,小人物故事占比达到了一半以上。”讲座开场,王晶晶便将大家的视线引到生活中最平凡的人身上。在她眼中,“记录普通人的故事,就是在以个体方式打捞时代碎片。”普通人的故事蕴含极大社会意义,每一扇门背后都有值得书写的故事。
王晶晶讲解中
“写小人物,就像是一次逆焦。”从反其道而行、放弃追逐人气选手热点而转写早早被淘汰“女团1931”的《被淘汰的101女孩》,再到聚焦56岁阿姨下定决心离开家庭、开车自驾游的《五十六岁女人的一次“逃离”》,多篇关注普通人生活的佳作取得成功,更坚定了她发掘小人物故事的决心。王晶晶将小人物特稿分为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身份反差、时代浮沉的小人物群体、新闻中的无名者、受政策改变影响的人、熟视无睹的日常等六类,在时代变化中追寻生命尊严与人文关怀。
王晶晶解读案例
《工厂里的海德格尔》讲述31岁“读哲学的农民工”陈直的生活经历,在各地流水线打工的他却总在空闲时间阅读海德格尔哲学,这样的个体复杂性正折射出戏剧化的冲突。“他们是深受时代影响的一群人,身上在被动承载时代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主动性”,王晶晶将他视为“对工厂熟视无睹的规则有一些反思反抗,不甘心于做螺丝钉的人”,要“通过采访写作才好还原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
时代浮沉,精神内核不变。晚年去公园寻找爱情的老人、在东莞十字路口等活的纺织女工、反网游联盟里的中国家长……王晶晶相信:“在他们的身上能看到时代变革,看到他们的无力感以及在无力无序状态下产生的探索”,而这样的超越性最值得记录。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
02
探索路径:如何发现值得写的普通人
寻找特殊性、寻找戏剧性、寻找接近性、寻找公共性,是专注写小人物特稿的写作者所向往的理想境界。提到接近性,王晶晶借用人类学家项飙“附近的消失”这一概念,引导大家看见附近、理解附近,“对附近的感知根植于活生生的实际经验”。她将附近分为“物理附近”与“心理附近”,前者涵盖身边人、熟视无睹的身边物与都市的隐秘角落,而后者则囊括记者自身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事。
如momo宇宙中的“momo”,正是我们“网上冲浪”时常常偶遇的一个个匿名ID;在桥下干日结活的六十岁老人,来自于都市的隐秘角落;在星巴克假装上班的35岁失业女性,击中内心深处“中年危机”的焦虑;春节在浴室求生的独居女孩,刺痛的是只身前往大城市打拼的我们自己……当他们的故事见诸网端,共情与同理心往往即刻被唤醒。
王晶晶介绍选题方法
写普通人的故事,也要注意挖掘宣传稿、工作稿中的选题线索,发现新闻资料中的空白。如《一个陌生女人的葬礼》选题灵感正是源于一家华人媒体所刊发的宣传稿,葬礼中社区的守望相助成为描写重点,而葬礼主角、枪击案受害者冯女士却被一笔带过,无法为人知之。极昼工作室敏锐挖掘这一选题点,详尽搜集资料,从这场特殊的葬礼写起,基于对周边人的采访,回顾她辛劳而短暂的一生。“在冯道友人生的最后时刻短暂停留过的人们,也如潮水般散去”,开头结尾形成呼应,以质朴情感写入人心。
03
经验分享:走近普通人的基本方法
“现场是记者的第一目标”,王晶晶分享了三种“回到现场”的方法:尽量到采访对象的现场、鼓励跟随式采访、发现故事的核心人物。咖啡厅、演播室是记者的第一现场,但往往不是被采访者所习惯的环境,要到让被采访者放松的地方去。跟随式采访,就是要“做采访对象家里墙上的一只蚂蚁”,在他们的生活常态中详尽记录、细心观察。同时,记者也要善于在一群人的现场里,找到谁是最适合书写的人,即核心人物。
王晶晶分享采访经验
她以自己撰写的《开往北京的814路公交》为例,分享寻找核心人物的经验:每天早上到上车点观察谁第一个来、人从几点开始多、人群从什么时候开始活跃。在此期间,她访谈过8-10个早晨五点就到车站为孩子排队的父母,但“很多人的故事比较薄,有故事碎片,但人物动线和驱动不足,不能负载核心人物功能”。终于,她注意到一个蓝色冲锋衣老人,她总是从口袋里掏出红袖章,自觉指挥排队秩序,是人群中典型的“非正式领导人”。在获知其与女儿、与家庭的故事后,稿子才有了最适合的素材。“核心人物,往往是打开采访的关键,可能会成为故事的主人公。”
王晶晶分享沟通技巧
走近普通人,是双向度的沟通,需要的是一点艺术、一点真诚、一点运气与一点坚持。王晶晶归纳出建立坐标、拒绝功利、信息交换、特殊道具四大技巧,鼓励大家在采访时先了解采访对象在人群中的坐标,加强提问的针对性;关注采访对象本人,给予充分尊重,避免为了采访目的咄咄逼人;适当交换信息,通过记者的主动披露,唤起对方的分享兴趣;通过生活细节获得对方认可,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王晶晶强调,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一方面记者需要加强对采访对象的身份核实,同时也应善意告知对方舆论风险,把握好书写个体的边界,守住“最大程度减少伤害原则”,保护受访者。
现场同学积极提问
讲座现场交流氛围热烈,多位同学就基于物理接近发现选题的具体做法、网络采访的注意事项、处理与受访者间联系的技巧等问题与王晶晶深入探讨。
22级新闻专业蔡滢珲表示:“之前一直不知道如何根据选题找到合适采访对象,也很难向采访对象开口,王晶晶老师介绍的方法让我非常受用。”
本次讲座是2024“春季学术周”新闻实务系列讲座之一,旨在以好记者为榜样、以好作品为示范,丰富应用新闻学教学内容,推动建设高水平新闻传播学科。
讲座合影
文字 | 胡岳诗童
图片 | 徐梦妍、邓婉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