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李喜根在东海岸校区E教126教室开展学术前沿讲座,面向新闻学院五十余名硕士研究生分享如何开展传播学研究并培养学术能力。本次讲座为汕头大学新闻传播学术前沿系列讲座第11期,由汕头大学数字人文与智能传播研究中心组织承办。学院党委书记余珊燕、负责人毛浩教授,副院长丁智擘、毛良斌等到场聆听讲座,活动由毛良斌主持。
“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生,首先需要了解,认识与研究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与行为,即开展新闻传播学研究,有不同的方法或途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新闻传播学科开展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注重实证考察,用采集的第一手数据回答提出的研究问题。”
李喜根认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中有社会科学、人文研究和批判性研究等不同范式,不同的研究范式用于回答有关新闻传播的不同研究问题。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开展的传播学研究,依靠对假设的检验来回答问题,它关注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重要事物的影响因素,预测重要的社会现象和媒体传播带来的结果,探索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李喜根表示,传播学研究包含跨领域探索。传播学研究往往涉及其他学科,例如对于媒体效果的研究,经常涉及社会心理学对信息认知和解读的阐释。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现和积累新知识、把对信息传播效果和其他相关社会现象的理解往前推进的过程,研究结果不断扩充和更新有关研究领域的知识,形成传播学新的知识体系。由此,李喜根提出“做社会科学研究,是做知识增量的过程”。
所谓知识增量,就是通过对重要的社会现象的考察,增加我们对这些现象产生和变化规律的了解。开展“知识增量”的传播学研究,不能只是简单描述或归纳出某种新的传播现象,而要提出有关传播现象所包含的重要事物间联系的研究问题,探索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的信息传播的前因后果,发现影响信息传播与其他相关社会现象的重要因素以及事物本身包含的规律。
如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呢?李喜根表示,首先要遵循科学、系统的原则,从对相关理论和现有文献的分析着手,在批判性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有创新意义的研究问题或假设。基于社会科学范式的传播学研究,不论采用定性还是定量研究方法,都要通过对所采集的第一手数据的分析来回答提出的研究问题,或检验假设。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开展的研究,也能对传播学研究有贡献吗?李喜根认为,只要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初学者照样能对传播学领域有知识贡献。关键在于按照科学研究的步骤提出新思路,回答新问题,或在研究假设的检测上采用新方法。研究者如果能回答相关领域还没有解决、还没有清楚答案的问题,其研究结果就能对传播学研究有所贡献。“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向我们提出新问题,对任何一个领域的探索都是无止境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通过解决新的社会情境、新的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新问题,研究结果产生知识增量,对传播学研究做出贡献,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喜根认为,研究生为更好地应对学术研究中的挑战,需要在对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个人的研究方向;阅读相关文献以掌握传播学领域的研究态势,培养批判性思维。“学术能力是在研究实践中培养和不断提高的,尤其是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他还认为通过学术研究培养的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应对研究课题,还能为解决今后人生遇到的问题提供方法和路径。
在提问环节,在场研究生就“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发出提问。李喜根认为,首先要去除对权威的迷信,着眼于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据此提出研究问题,才有可能创新。他用顶级学术期刊论文举例,“即使是学者在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也可能有缺陷,有未能回答的重要问题。阅读文献时从社会视野、技术条件、观察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去提出问题,观察现有研究的不足,在学习做研究的过程中增长理论和相关知识,有意识地培养批判性思维”。
2024级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罗烨在讲座后表示,“本次讲座让我对传播学研究的特性,如何为开展传播学研究学习和积累专业知识,思考并提出有创新意义、有知识贡献的研究课题,以及如何开展传播学研究有了初步了解,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方法有了清晰认识。”
李喜根从1994年起开始研究网络报纸等新媒体,研究领域包括新媒体技术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媒体使用与传播效果,以及国际传播。截至2024年6月,发表英文学术期刊论文43篇、中文学术期刊论文19篇,出版英文学术专著2本,发表英文会议论文75篇。2022年、2024年分别荣获两项国际学术机构颁发的最佳论文奖;名列2018至2022年间中国学术机构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前十位新闻传播学者。
文字:曾继凡
图片:孙名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