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4 15:00

112日至3日,由汕头大学、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汕头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共同承办,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支持的“赓续与融合:媒介全球化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

此次研讨会主题是“凝聚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共创全球华侨华人传播新篇”,二十余名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华侨大学、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和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泰国《京华中原联合日报》的知名学者和媒体专家受邀参会并作主题报告。六十余位会议录用论文作者及汕大部分师生共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议侨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112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汕头大学副校长、教授刘文华在致辞中表示,海外华侨华人不仅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汕大期待联合各方力量,汇集学界智慧,产出更多有关华侨华人国际传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

中国新闻社编委尹宁在致辞中指出,“赓续与融合”这一会议主题,正深刻揭示了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而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又能够让世界更多地接触、了解中华文化,进而通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更好地认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是时代命题。

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MACR)主席达雅·基山·屠苏进行视频致辞,并表示,广大的华侨华人群体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窗口,创造性推动了中华文化与住在国文化的融合创新,这一现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数字全球化的发展而愈发显著。

马来西亚世华媒体集团主席张聪在致辞中表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报纸是文化的前沿”,而作为连接华人社群、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华文媒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在承载着华人社群的历史与文化认同方面尤为重要。国际潮团总会执行副主席张乙坤在致辞中希望能够借交流研讨共同探索出适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有效路径,并进一步加强国际潮团总会与各界合作。

在开幕式现场,全国政协参政议政特聘专家、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赵阳与刘文华一同为汕头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

在主题报告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国际传播协会(ICA)前主席汪炳华就"Media, Soft Power,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Culture",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程曼丽就“新时期海外华文传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吴飞就“全球共通:超越西方国际传播的冲突范式”,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陆小华就“建设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机制进程中的中华文化传播”,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终身教授郭世宝就“中国语言的海外传播与赓续:加拿大华侨华人新生代大学生的中文教育、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就“华侨华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优势与作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就“城市国际传播:范式、路径与话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陈先红就“三级融合传播: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理论模型”,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钟智锦就“国际传播的受众研究与市场思维”,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晓晖就“新时代华媒新可能”,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伟步就“记忆的媒体化:邦加华人坟墓的共同想象生产与构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喜根就“国际传播效能的研究方式与理论视角”,泰国京华中原联合日报主编陈建辉就“华媒传播的全球图景”,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郭燕就“Exceeding boundaries: Chinese childrens playful use in their of languages literacy practices in a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program in Canada”,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朱丹红就“网络游戏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以《原神》为例”,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贾文山就“重赋使命,重置议程:华人华侨与文明交流互鉴”进行了精彩分享。

本次大会组织专家评审后入选56篇论文,设置有6个平行论坛。113日上午,平行论坛围绕“海外华人的文化传播”“华媒传播的全球图景”“华人受众研究”“侨文化与传播”“数字媒体与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实践与认同研究”等议题,分上下场共开展12个主题研讨。

“赓续与融合:媒介全球化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是汕头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后的首场活动。未来研究中心将聚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与影响力、媒介与华人华侨社会、出海经济与国际传播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倾力构建一个集科学研究、交流实践、建言咨政为一体的高水平、跨学科的研究平台。

undefined

437EE

文字雷碧睿、曾继凡

图片郑欣悦、宣海萌、李宗懋、肖汉华、高舒敏、罗杰坤、戴越、徐梦妍、孙名妤、张钰丹、郭仪、凌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