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0:39


1116日、17日,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特邀四位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来校讲授,他们先后在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桑浦山校区举行了两场“中国新闻奖进校园”专题讲座。中国新闻最高奖得主们的讲述受到热烈欢迎,约200名同学到场聆听。

学院党委书记余珊燕、负责人毛浩、党委副书记洪蒙典、副院长丁智擘等出席讲座。毛浩教授和丁为民老师分别主持了两场讲座。

打造精品新闻报道,“小切口”见“大背景”

1116日下午,南方日报经济新闻部记者李赫,以如何打造精品新闻报道为切入点,分享了其团队的获奖作品——《高陂抗击台风攻坚战:惊心动魄的五天五夜》创作背后的故事,该作品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评奖时有很多类似的题材,为什么我们的这篇可以脱颖而出?”不仅因为是稿件采访量大、细节多、数据多且毫无差错,更是全文的两个关键词:岁月静好、惊心动魄。这也是李赫眼中本篇稿件的一个闪光点。

与以往的灾害类报道不同,李赫与其团队到达梅州大埔高陂镇时,“面对的只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小镇”。而他们要做的,是挖掘高陂镇作为全省防洪重点镇,各部门人员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不论稿子怎么写,先采到足够多的人,稿子上十几个人,实际上可能采访了几十个。”

李赫认为,新闻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总结为:折磨、痛苦、提升。采编流程的紧凑,凌晨的定稿,层层严谨的审核校对,时效性的高要求,都是对打造精品通讯新闻的挑战。不过李赫同样认为,“好的作品是打磨出来的,痛苦之时就是提升之时。”

选题很重要,选择大于努力。“我们写的这个镇没有发生洪灾,我们用一个没有发生洪灾的镇彰显它防洪措施的到位。”李赫向学生们展示了稿件的原文和结构,同时也分享了他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到的选题经验,选题独到才能够脱颖而出,要从“小切口”展示大背景、大时代。

通过他与其团队的获奖作品,李赫总结了优秀新闻作品应有的品质:依托时代背景以小见大,细节丰富,专业性信息准确,语言精练。并推荐与会学生阅读《一条刀鱼背后的长江大保护》,感受作者的笔力和背后多年的长江保护成果。

分享最后,李赫回忆刚毕业时的经历并勉励大家,“干一行爱一行,新闻工作,只要努力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价值和收获。”他认为传统媒体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可以去接触到这个社会是如何运作的,很值得去做一做。

“课间10分钟”出发,探究如何做好监督报道

1116日下午,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郑明鸿围绕其获奖作品——“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系列报道,分享了采写经历和个人感想。该作品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类一等奖。郑明鸿采写的稿件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贵州新闻奖,数十篇报道获中央领导批示。

“小学和中学大家的课间十分钟都是如何度过的呢?我想看看我们做这个稿件是不是太晚。”郑明鸿与他的同事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中小学限制了学生们在课间十分钟自由活动的权利。郑明鸿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这一社会热点出发,迅速与同事分头采访。

在采写过程中,由于其“非正面报道”的性质,让郑明鸿及团队成员遇到许多困难。他们光是走访过的学校就有三四十所,在难以取得受访学校领导、教师信任时,不得不“挂羊头卖狗肉”,旁敲侧击地获取关键信息。他们还对家长、学生进行采访调查,向相关部门询问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概率、近视概率的相关数据。“采访多的话,看问题不会太片面,更能全面地反映问题。”郑明鸿说道。

稿件一经发出便收获巨大反响,教育部独家回应,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全国多地推行“课间一刻钟”。但郑明鸿并未想到会有如此大的反响,“这是意外之喜”。同时,他也提到不会预先设定报道应该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只要努力去做就会收获好的结果。

那么如何做好监督报道呢?郑明鸿认为选题很重要。“大家都在吐槽的现象就值得广泛关注。”他分享了自己在实习时的一次选题经历,他在与周围同学的交流中发现了“大学生网贷”问题,并以此作为选题开展调查。他认为,每个人身边的社会关系就是很好的观察对象,新闻学子应当具备批判精神与观察能力,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

确定了选题,又该如何保证稿件经得起质疑和推敲?保证真实性,确保公正、客观的基本原则,增强新闻的建设性,此三者缺一不可。在郑明鸿看来,优秀的监督报道稿件,应该把自己放在第三者的位置,公正、客观地写作,有突破采访阻碍的信念并获取足够的素材。“认定了要做这个稿子,没有捷径,只能死磕。”

记者本身不应该存在类型壁垒,要做六边形战士

1117日上午,人民日报总编室摄影图片室记者张武军围绕着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获奖作品——《两名基层干部的鸡毛信》,按照时间线分成“发现线索、确定立意、完成线索、打磨完善”四个部分,讲述他采写河北特大暴雨的经验。

在洪灾过后的现场,张武军和同事聊天时,发现当地基层干部没有出现,引起了他的注意。当地媒体中心的负责人回应道,基层干部们受了重伤,正在休息。张武军从中发掘到了新闻线索,“这是个能体现在抗洪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好案例。”

他认为在立意上创新,能使报道脱颖而出。张武军采访到两名抗洪基层干部曾写过五封鸡毛信,里面平静的力量让他的心绪激荡起来。他把红色革命故事与当代抗洪救灾壮举相结合,将鸡毛信作为文章线索,重点表达革命代代传承的核心精神。

张武军用三个词形容自己的写作过程“一鼓作气、一心一意、一气呵成”。越是一气呵成的作品质量越好,好的文章在写作的时候应该是行云流水的。这其中少不了充足的前期准备,“采访得越多,能填补的空白就越多”。

他根据文章内容分成三个部分介绍写作经验。首先描述新闻背景,铺垫人物的行为动机。报纸的版面珍贵,开头的内容要尽量精简。张武军分享:“需要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避免拖泥带水。”而高密度的对话描写,不仅能精简文章内容,还能让画面更有现场感,更真实。

其次他还透露了写作经验——若是想写出接地气的报道,文章要尽量使用短句、短片段,采用设问的办法。尽可能地口语化,提高可读性。最后,结尾呼应开头,将读者拉回现实,留下思考空间。

“我没有过分地追求高大全,着重描写了新闻事实”张武军说。中国新闻奖给这篇报道的评语为“这篇通讯对‘党员始终是群众的主心骨’不着一言,而立意跃然纸上。记者真正深入基层,在一线发现采写鲜活故事,报道才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张武军认为:“小缺口展现大主题,是我们新闻工作者需要追求的方向。”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真实、真诚、真挚”,不能用力太猛,只需讲述好事实,就能将主旨融入在每一个标点符号里。

对于“如何应对采访内容和预设不符”的问题,张武军回答:“预设时要留出一定的修改空间,随时调整内容。”新闻事实往往比预想的更精彩,因为“生活是最好的剧本”。

认真对待拍摄的每一场比赛

1117日上午,中国新闻社记者杜洋分享了获奖作品《(杭州亚运会)男子个人花剑:中国队陈海威晋级决赛》背后的实战经验。该作品获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一等奖。他说,要用影像反映好体育精神,就应该“认真对待拍摄的每一场比赛”。

“拍照不只是为了交差和发稿。”拍照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拍摄这场获奖照片,他提前两个小时就到达场地,在比赛开始之前,他已经看好了拍摄位置,找到最佳的拍摄机位。

“机会一定是等出来的”这是体育摄影的责任心。杜洋总觉得素材不够,这不断地刺激他第一个进入赛场,又最后一个离开。“在所有人离开之后,说不定会有更好的镜头。”出一个好作品往往要比其他人等待的时间更长。

“在技术完善的今天,摄影追求的其实是一种精神。”体育摄影需要反映故事、感情和精神。运动场上变化极快,运动员的喜怒哀乐都在瞬间迸发出来,摄影记者要通过瞬间的定格,展现精神风采。每一次拍摄都有上千张图片,这之中最能打动人们情感的作品,才是最好的。

杜洋通过几个小片段,展示了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体育记者是如何工作的?杭州亚运会期间,他每天至少拍三场以上的比赛。早上六点出发,凌晨一点回酒店。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睡不够就在车上用四十分钟的路程补觉。“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场上,一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才能拿到满意的作品。”杜洋总结道。

对于“如何避免作品同质化的问题”,杜洋回答,要做好足够的案头工作,比别人了解得更多,拍出的细节更多。在现场要学会随机应变,不能分神,你在场外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可能会错过珍贵的精彩瞬间。

讲座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就如何储备报道相关的专业知识、采访过程中的沟通交流技巧、小切口报道如何引发共鸣、舆论监督记者要具备什么专业素养和摄影记者踩场流程等话题与一线的优秀记者老师展开讨论,收获颇丰。

“中国新闻奖进校园”专题讲座是2024年中国记者节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学院“新闻里的大思政”品牌项目重要内容。获奖记者现场讲述创作体会,分享幕后故事,开展了一堂新闻实务的教学课程,一次生动鲜活的思政教育。


文字:吴禹萱、李婉佳

图片:伍颖欣、罗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