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09:30

黄立坚,我院2002级学生。在校期间曾获“院长奖学金”,2006年从我院毕业,2009年获得香港大学新闻硕士学位,目前就职于《香港经济日报》。

今年夏天,我从香港大学的新闻硕士课程毕业,开始在《香港经济日报》担任记者。如果2002年我进入汕头大学读本科的时候,有人告诉我日后我会到香港去学习和工作,我一定觉得是天方夜谭。回想过去七年在汕头和香港两地求学和工作的经历,我深感是汕大新闻学院给我的教育和机会,重塑我的人格和理想,也为我铺平了一条不断挑战自我的道路。

大一的奢侈体验:普利策新闻奖得主陪练口语

我刚进汕头大学的时候,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还没有成立,当时只有一个新闻系,但由于陈婉莹院长的到来,已经有了不少新的气象。第一学期新闻系就为新生开设了外教授课的英语口语课。我在进入大学之前,从来没有和外国人讲过英语,因此很是兴奋。

我在新闻系听的第一个讲座,是由已故的斯坦福大学新闻学院吴惠连教授(William Woo)主讲新闻道德。我当时在讲座上还斗胆问了一个问题,至今仍记得非常清楚:我说我们班刚刚上了新闻系的第一节专业课,老师提问记者在报道灾难的时候,是应该冷眼旁观保持客观,还是放下笔记本和相机加入救人行列,想听听吴教授的看法。吴教授当时说过什么,我已不记得,留在脑海中的是他儒雅的学者气质。

下半学期更有一段奢侈的体验。后来赫赫有名的《华尔街日报》记者Mei Fong,来到新闻学院给我们上新闻英语,不过她当时还未获得普利策新闻奖。Mei除了上课,还花大量时间和同学聊天,我至今仍记得她讲述自己报道马来西亚大火,三天没有洗澡的故事。我也记得在Tutorial时间,在她的指导下读完Straits Times三篇英文长文章,早已头昏脑胀,Mei于是请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到学校的高级餐厅吃西餐。又有一次,Mei邀请我们班一群同学到她住的别墅开雪糕Party,雪糕免费任吃,不过每人要用英语讲述一个关于雪糕的故事。在爵士音乐中,夕阳斜照,Mei开始教我们跳舞,那真是大学里的黄金时光。

大二的精神觉醒:胡兴荣老师与《亚洲周刊》

大二来了胡兴荣老师,新闻系的课程从此不再轻松。胡老师是马来西亚华侨和资深传媒人,曾是《亚洲周刊》的编辑。胡老师上新闻写作,先问当日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全班哑口无言;胡老师讲新闻理论,从五四和新文化运动讲起,从张季鸾和《大公报》讲起,从雷震和《自由中国》讲起,全班面面相觑,不知所云。就这样,我们如坐针毡,在目瞪口呆中重新认识新闻。

进入第二学期,胡老师开始实施田野计划,将全班编成小组,以学校所在的潮汕地区的文化为对象,撰写调查报告。同学从戏剧、木雕、风水等入手,我和几个同学则野心颇大,选择潮州商人文化作为目标。胡老师身先士卒,在周末和同学一起到各地去采访,每个星期检查进度,条条死线逼得大家透不过气。学期末我们的报告最终辑录成为一本《潮汕文化报告》,并由出版社出版。胡老师则请同学们到餐馆痛吃一餐,犒赏三军。

那个时候,我在学院的图书室发现了另外一个天地,除了香港的《南华早报》和新加坡的《海峡时报》,还有香港的《亚洲周刊》和《明报月刊》,那些震撼人心的时事、历史和文化议题,我闻所未闻,只好躲在图书室一期期恶补。

大三的不眠不休:从《汕大青年报》到《香港文汇报》

2005年暑假黄立坚在香港文汇报实习
2005年暑假黄立坚在香港文汇报实习

新闻系的大三,是在一门门功课的deadline中度过,写新闻,编版面,拍纪录片和广告。而课余时间,我则呆在新闻学院的报刊排版室里度过。我们几个新闻系的同学,从学长手中接过汕大团委的《汕大青年报》,对其从内容到设计进行全面改版。针对同学关心的食堂、宿舍和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深入报道,还曾专访到访学校的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有一次李欧梵教授和周星驰先生在汕大对谈,我们为了出版专刊,几天在排版室不眠不休,报纸出版后一纸风行(当然只限校园内),颇有白先勇们创办《现代文学》的气概。

当时有幸请胡兴荣老师担任《汕大青年报》的指导老师,而胡老师又拉来曾任《亚洲周刊》副总编辑的丘启枫老师帮忙。丘老师是汶莱华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为人儒雅谦恭,一身正气,但批评时弊却激烈愤慨,拍案而起,是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长。

那年的暑假,我非常幸运得到新闻学院推荐,前往《香港文汇报》实习,从第一天开始就被派出去跑香港本地新闻。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中环政府总部跑到香港仔公屋,从立法会议员记者会到建筑工人游行抗议拖欠工资,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以及中环的声色背后不同社会阶层的面貌,也让我对香港这座廉洁、高效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有了一种向往。

大四的美丽新世界:院长奖学金和国际媒体实习

大四的一年我几乎都在香港度过。我非常幸运获得陈婉莹院长设立的院长奖学金(约5万多港元),作为访问学生到香港大学学习一个学期。港大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除了上课,我几乎每天都参加不同的讲座和学生活动,从北岛的诗歌朗诵会,到彭定康的演讲,和不同国家的同学讨论国际时事,采访WTO部长会议在香港举行引发的反全球化大游行,都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犹如给我的思想买了一张单程票,无法回头了。
黄立坚在IHT香港分社实习
黄立坚在IHT香港分社实习

访问学习结束,港大教我新闻写作的老师Doreen Weisenhaus给了我一个惊喜,把我推荐到《国际先驱论坛报》(IHT)香港分社实习。于是过完寒假我又回到香港,体验国际一流媒体的工作方式。

那段时间我还在陈婉莹院长的指导下,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我选择对香港和内地报纸的禽流感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利用港大图书馆的资料库,我躲在香港西环的一个小房间,用三个月时间完成论文。现在看来,那篇论文缺乏学术理论支撑,研究方法也有欠严谨(陈院长在评语中很明确指出这些问题),不过当时花大力气统计了大量的原始数据,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算是以数量换取了质量。

重回港大: 享受豪华师资阵容

完成在IHT的实习离开香港的时候,我已经决心回港大去读Master课程。刚好李嘉诚基金会在汕头大学有一个管理培训生的项目,可能提供赴港进修的奖学金。我希望为母校做些事情,也想在再读书之前,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和学费,于是积极申请,并成功被录取。之后两年的时间,我协助基金会的顾问,参与学校的管理提升项目和大型国际会议的筹办,学习到许多项目管理和行政的知识,人也逐渐成熟。

工作之余,我也利用假期,到《纽约时报》上海分社和香港《亚洲周刊》作短期实习,并准备托福等考试,申请港大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的硕士课程。

2008年9月,我终于如愿以偿,重回港大的课堂。港大一年制的硕士时间虽短,但课程紧凑,除了上课之外,有看不完的书,听不完的讲座,和赶不完的deadline。同学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很多都有媒体或其他行业的工作经验,在一起做集体项目,从讨论和合作中碰撞出很多火花。

然而港大最让我受益的还是它的师资,都是在国际媒体有着多年工作经验并在行内享有盛誉的老师。比如新闻写作课老师Gene Mustain是一名资深的记者和普利策新闻奖候选人,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纪录片;多媒体课程,第一学期授课的Rebecca MacKinnon此前是CNN北京站和东京站站长,第二学期授课的则是前《纽约时报》网站总编辑Len Apcar;财经新闻老师Rusty Todd是《华尔街日报》的资深编辑,也是美国田纳西大学的新闻学教授;他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用国际一流媒体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国际媒体的工作。

让我受益匪浅的还有在港大的两次实习。寒假期间我去了位于印尼雅加达的英文报纸Jakarta Globe实习,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进行采访和英文写作,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暑假期间则到了香港的《南华早报》实习,积累香港媒体的实践经验,也积累作品和人脉。

实习结束后,我幸运地得到《香港经济日报》的工作机会,担任财经新闻记者,展开一个全新的里程。回望过去七年,确是人生里面一段奇妙的旅程,从汕头读书,到香港实习,然后回到汕头工作,再到香港读书和工作,我感谢汕大和港大给我的这许多的机会,让我打破视野和思维的限制,不断迈向新的征程;我也感谢遇到的这些老师,他们作为新闻人的专业和知识分子的人格,指引我寻找心灵深处属于自己的天地。

记得陈婉莹院长说过,汕大新闻学院给学生的是tough love,或许我此刻感受到的,正是这种温暖。

黄立坚
2009年10月9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