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上7时30分,我院第二期校友分享会在E座教学楼203阶梯室举行,吸引了我院各年级学生的参加。交流过程中,200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陈淑仪和2002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曹飞跃分别分享了他们在媒体采写社区新闻、人物通讯的经验,并为在场学生解答采访写作的疑惑。
社区新闻可“大”可“小”
“我都快比你们大10届了,看着90后那么有青春活力,我突然觉得自己老了不少。”陈淑仪在分享会开始前开玩笑说,顿时让现场气氛变得轻快不少。
淑仪作为《南方都市报》东莞站记者,自南都2007年成立社区新闻部后就开始踏足这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区新闻可以大及深度报道,可以小到日常的邻里纠纷和柴米油盐醋的趣味消息。”陈淑仪如是表达自已对社区新闻的理解。
她分享了历届南都新闻奖的社区新闻金奖作品(如:登封街的“巧克力商人”)和自已的一些作品,借此分析社区新闻的价值——通过报道各种民生状况来体现出社会变迁,反映民众对世界及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她坦言,作为社区新闻记者,每天都必须扫街,深入社区,不断地在社区建立属于自已的线人。
“师姐的分享让我对社区新闻有了更多的了解。令我尤其惊讶的是,原来‘扫街’可以扫到那么多好新闻。”10新闻吴雨微听完演讲后说。
人物采访是一场“博弈”
“采访一个人的时候,你们第一句会问什么?”曹飞跃开场就向师弟师妹们抛出了寻常却又令人费解的问题,不少人对此都显得有点目瞪口呆。他解释说,采访时第一个问题很重要,它决定了接下来采访氛围是趋于紧张还是轻松。接下来,他以自已这几年“最有挫败感”的采访为例——专访香港艺人余文乐,阐明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采访对象,需要使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我试图从他极其爱好的篮球开始,以他对打篮球的习惯及方式来观察他的性格特点,”曹飞跃说,“但他搞不懂我提问的目的,于是我俩都变得很紧张了。”事后,他了解到香港记者与大陆记者提问习惯的不同,前者较为直接明了。正因为采访第一一个问题的切入点出错了,那次采访变得很失败,最后稿子也只能告吹。飞跃把人物采访描绘成一场“博弈”,在场学生不禁受其紧张的气氛感染,不时陷入沉思。
贯穿整个演讲,曹飞跃没有使用演讲文稿,也没有远远地坐在讲台上,而是亲近地穿梭于听众之间,通过随性而又有条理地提问与互动,引申他对人物采写的心得。
个人分享结束后,陈淑仪和曹飞跃以自身经历为例给师弟师妹解答采写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让听众受益匪浅。
藉此分享会,曹飞跃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帮助师弟师妹们开阔视野,在实习或从业前对社会媒体有所了解,少走弯路。而陈淑仪则建议师弟师妹们不仅要在校园跑新闻,而且还要尝试去采写一些社会新闻,投稿给相应的社会媒体,在实战中锻炼和提高采写能力。
记者:朱朝贵
编辑:何绮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