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上7点30分,步入新图书馆报告厅,一首台湾味浓郁的“我爱夏天”悄悄弥漫,穿着白衬衫黑裙子的礼仪小姐带着得体的笑容,为观众发放精心制作的流程单,一场来自新闻学院台湾实习团的分享会在令人愉悦的气氛中拉开帷幕。
这个夏天的暑假,新闻学院08届10名学生组成的实习团跨越台湾海峡,到了海峡的另一边——台湾,并在中央社、旺报以及TVBS电视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那里,他们用大陆实习生的视角感受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民生。
台湾——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作为唯一的摄影记者,中央通讯社社实习记者杨泽彬坦言在通讯社实习压力不小,“通讯社不同于报社经营方式,必须要有独家作品媒体才会购买你的照片”,因此他每天背着几十斤的摄影器材穿梭于大街小巷和捷运中。
到台湾一周后,杨泽彬更新了博客,并记录下这样一段话,“出行前脑海中想像过可能在海峡对岸遭遇的无数困难,结果生活很自然地接轨了”。习惯了背着相机,他笑称,后来无论到哪里,都有着拿起相机记录的冲动。分享会现场,他还播放了一组台湾街头艺人的照片,“他们身上刻录着生活的沧桑,但他们积极向上的歌曲却很激励人心”。
“你知道台湾的‘一府五院’是什么吗?答对了有原创的台湾明信片送哦。”在旺报综合组实习的苏碟琴,巧妙地以一个有奖问答为引子调动了气氛,并分享了她在台湾做“一府五院”这条线的采访经历,讲述了她作为一个大陆学生在台湾实习由陌生到了解的过程。
“实习生和大陆生这两顶帽子让我在实习中曾经倍感压力”。她曾在博文中如此写到,但适应阶段的不安反而激励着她去前进,一个月下来她和蔡丽丽共发表了17篇报道,并且能够自信地与受访者进行采访和交换名片,对于她来说,“收获的不只是一张张名片”。
台湾放大镜
当一个小女生与金贤重、许玮宁、陈晓东等明星的合照展示在屏幕上时,现场立刻响起阵阵惊叹声,而这些都是08级编辑出版专业的林静与明星的亲密合影。奔波于娱乐第一线的林静是中央社文教娱乐线的实习生,这些照片令观众都羡慕不已,她19篇的发稿量也使其成为十人中的“佼佼者”。
由照片引出关于台湾全民娱乐的精神的话题,他们这个团队几乎每个人都深有体会。在旺报财经组实习的林燕君表示,在大陆一向正儿八经的财经新闻,在台湾却是很娱乐,“文章第一段编辑会大胆写一些调侃式评论”“记者会在财经会后穷追不舍地问诸如某某是你大学同学吗之类的八卦话题”。
在他们眼中,台湾不仅有娱乐的精神,在民生方面人情味也甚是浓郁。在台湾,无论公交、捷运空闲还是拥挤,博爱座一定是留给老人、孕妇和小孩的。李静和蔡丽丽都曾经发生误坐博爱座的窘事,“带我的前辈当时就跟我说‘赶紧起来,不然别人会鄙视你的’” 。
无论在哪里,扎实的基本功很重要
在台湾电视台中很有分量的TVBS里面实习,巫志刚表示,“采访的时候很有面子”,但要在TVBS里工作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国际编译组要求有强悍的外语能力,在《哈新闻》则需要有导播、制作、主持能力,此外不仅要有广电的技术,也要有扎实的文稿写作功底,“没有新闻稿是做不了一条片的”。因此他也叮嘱师弟师妹们一定不能忽视基本功,要培养成为新闻的多面手。
杨泽彬也谈及自己的体会,摄影记者也需要写稿能力,“要有独立完成高质量作品的能力,这是前辈提出的要求”。“我是在现场一边拿相机,一边写稿件的。”文字记者林静笑言。
为了给师弟师妹们一些争取赴台实习的建议,08届的师兄师姐们还特别合力制作了一个“我想说的话”的视频,以飨观众。视频中特别提到,作为大陆实习生,到台湾实习不仅要了解台湾的文化,也要熟知自己所在国家的文化习俗。
“机会是自己创造的”
现场提问环节,把分享会气氛推到又一个高潮。一位09级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抛出“09级的新闻学子是否有机会赴台实习”的问题,杨艾俐老师也明确向在场学生做出承诺,“我们保证09、10、11级的同学都有机会去台湾实习”。但与此同时她也表明,“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这是因为这一批同学超级吃苦耐劳的精神,令台湾媒体实习单位对我们汕大新闻学院的学生很有信心,“这种敬业的实习生来多少个我们都欢迎”。
五彩缤纷的台湾行,精彩用心的分享会,杨艾俐老师对他们的团队精神赞赏有加。白净老师在分享会中也称赞道:“正是这样一个实习团队,才能在台湾实习有所收获同时,回来能举办这么一个精彩的分享会。”
台湾实习生版面展示:
台湾实习生文章展示:
文章一:
诗意台北 遇见惊喜
2011年10月13日
旺报 苏碟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今我离你而去,与你隔海相望,仍能轻而易举地忆起你的诗意。犹若那个夏天,你那么轻而易举地让我惊喜交集。回眸一瞬间,那些时光灿烂如花。
当我走在台北的白天与夜幕里,芳香的鲜艳、绿色的耀眼与缤纷的灯彩充斥了我的眼球、脑海,这一切是多么地有画、有诗。一霎间,我的左心房扑通地「笑」了。
暑假,在台北《旺报》实习,写的报导都反映大陆社会的不足,让我心情沉重。出外的采访,涉及的都是台湾行政与文化,每天对两岸关系、民主、公民社会的思考,让我的台湾行增加了人文厚度。我不是匆匆人海中的来台观光客,而是留心的阅听者。阅听台湾的诗意,我更在行。
诗意了巷弄
台湾的音乐创作团队「南拳妈妈」《悄悄告诉她》歌词中「麦穗金黄了午风,湖泊蓝色了天空,白墙诗意了巷弄」想必是台湾大街小巷的写照。
我曾背着沉重的计算机、相机,从公交车下来走向捷运士林站,心里直喊「重得要命」。一转弯,瞳孔放大,情不自禁地感叹「哇,好美!」这条小巷两旁的房子低矮、外墙有些发黄,无数次坐公交车经过,几秒遥望,觉得其貌不扬。然而,墙壁上、门前庭院的木质装饰、黄花粉蕾、绿叶垂吊,精致的诗意扑入眼帘。
台风来临前的蓝天,蓝得透亮;干净的巷子,弯弯曲曲,下一个诗意就躲在转角处等待着我。
繁华中灯静静地亮
太阳谢幕,灯紧跟着把台北点亮了。台北的夜市、夜街人来人往,口碑老店前更是排上了长长的队伍。在这嚷嚷闹闹的繁华街道中,修长的路灯、小吃店的大红灯笼、橱窗的灯饰、树上缠绕的点灯……宛如一幅背景图,安静却让人感觉得到它确实存在着,只是流动的人群在上面作画。
台北诗意不是高楼大厦的美轮美奂,诗意存在于细节。简简单单的灯饰设计,让我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创意生命力。诗意的灯有了活力,充满能量,因为我要动起来,成为画中的人。
台北的信任与诗意
台北,印象中的经济机器,台北人,印象中的经济机器操控者,竟然没有疾飞的脚步和匆匆的行色。
曾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太太,她抱着孩子。与她攀谈了近20分钟,从生活琐事聊起,工作、亲情、爱情多少也聊了一下。后来,主动聊到了她的婚姻。「不怕你笑,我曾经经历过失败的婚姻。但我告诉你……」仅仅经过几分钟的相识,在一个陌生人的面前,掀开了不愿被公开的婚姻隐私。我听过台湾人的信任感很强,但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信任我,讲述她的故事,第一次惊喜地有些惶恐。
她将故事细细道来,还给一些提醒,让我「带眼识人」。一个悲情的故事经过讲述,却显得非一般地诗意,带着希望的期待。
诗意的青春在台北逛过,诗意的台北在青春里留痕。
若有一天你我再度相遇,请给我一个惊喜的笑容。
文章二:
淡水一个完美的句号
2011-10-20旺报
文/汕头大学林燕君
赶在结束台北实习之前,去了一趟淡水。那里的红墙黑瓦的建筑、一望无际的 海岸线、浪漫的码头……给了我太多的惊喜。淡水,是我台北之行完美的句号。
走下淡水捷运站,沿着中正街走,就到了淡水的老街。虽然街道两边商铺林集,但比起台北的夜市街,这条街不算繁华,反而多了一份清静与古味。宽阔的街道上没有行色匆匆的人,也没有大声叫卖的销售员,宁静安详,是这条街的一个代名词。
继续走,翠绿色的山坡映入眼帘,走上去,面对淡水河,水光山色一览无遗。绿草茵茵,园林树木整齐有致,锯齿形的外围墙厚实沉稳,还有两座玫瑰红色的建筑,鸟语花香,一切都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人在里面,宛然走进了异国后花园,确实无法抽离。
淡水红毛城是一座方形的红墙城堡,属于第一级古迹。为西班牙窃据台湾时期所建。后来又相继成了日本、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领地。这里的红墙砖和地砖,来自闽南,也算是属于闽南人的传统装饰。红砖经历了数百年的岁月磨洗,已经被磨损得斑驳点点,但依然没有影响它鲜红的热情。
揭开不能说的秘密 淡江中学
走进一条很有风味的老巷子,转弯,抬头,淡江高中几个小字不经意地映入眼帘。夕阳刺过密麻的树木枝桠,地面上的树影随着微风而渐渐浮动,漫步在绿荫扶疏的小道,惬意自在,伫立停望爬满枯萎藤蔓的矮楼,是穿越了时空么?
虽然淡江中学不是我的母校,但是这里圆拱式的走廊、木质的窗橱,教室里的座位……都令我会想起我的中学时代。大家集中在一个教室上课,会一起朗诵课文,也会在上课时向蓝天白云发白日梦……在大学读书仿佛有太多诱惑,学生时代永远是心灵中的净土。
邂逅最浪漫的夕阳 渔人码头
赶在了太阳落山之前到达渔人码头。蔚蓝的海水上规则地停靠了数百艘白色的游艇,在弯曲的海岸线上远眺,心里不禁发出疑问:这里是威尼斯的淡水分部吗?
阳光此时正在尽情挥洒余晖,情人桥上的铁缆,把天空中的火烧云朵分割成美丽的形状。桥上早已聚满了看夕阳的人,有父母亲子,有朋友,也有情侣。一踏上桥,台风肆虐,吹得桥轻微晃动,头发衣襟飞扬。听着岸上传来的海歌,风在耳边呼啸而过,隐隐约约传来船桨声,火烧云变幻,海面时而泛白,时而浮光掠金,一切都美好得让人心醉。
能完整地看到夕阳在海平面消失不见,这是淡水之行的完美句号。此时此刻,不断有船艇从情人桥下经过,划出层层的白浪花,驶出更大的更广的海滨。句号并不意味着终结,我也要从这里找到,属于我的,更加广阔的世界。
记者:梁燕瑜
编辑:马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