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络新闻学和公民新闻理论创始人丹·吉尔默教授11月22日晚在汕大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一场有关“媒介主动性”(mediactive)的专题学术讲座。丹教授在讲座中与新闻学子们分享了他本人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和心得,探讨了以往普通受众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成为媒介主动使用者。这位在新媒体领域享有盛名的美国学者是七年来第二次受陈婉莹院长之邀访问我院。
做媒介主动使用者
丹·吉尔默教授指出,现在任何人都有机会接触和使用各种各样创造和传播信息的工具,传播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便捷化。“我们进入了一个民主化媒体时代,但不只是意味着投票,而是更多的参与。信息的消费者也应该是创造者,而且两种身份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存的。”
相对于传统媒介环境而言,丹教授认为现在媒介与受众的关系需要从“演说” ( lecture )转换为“对话” ( conversation ),即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因为“新闻行业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生态圈,从业余到专业,只要你有相机等媒体工具,就可以去制作新闻”。
此外丹教授表示,面对新媒体工作环境,媒介组织应该积极吸引受众参与,了解受众真正需求。他以英国《卫报》“开放编辑部”改革为例, 如公布编辑部邮箱,让读者自己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并在网站上公布拟在第二天出版的报纸选题,事前听取读者意见等。 他认为该报在与受众互动的创新形式上的改革值得其他媒体借鉴。
做一名理智公民
“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可基本的原则没变。”丹教授认为,受众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坚持质疑精神、理性判断、调查核实、自由思考和了解技术等原则十分必要。他给大家展示了自己总结出的“可信度标尺”,用以测量各类媒体的可信度。他将“可信度标尺”的刻度确定为从﹢30分到﹣30分,指出权威性的媒体机构和有真实来源的信息会比较可信,而匿名的网上信息等则需要质疑。
丹教授提出,作为新闻学子,对于媒介素养的养成和公民意识的推进,是责无旁贷。他希望在场学生以身作则,从我做起,然后慢慢影响家人、同学、朋友、媒体机构。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
做新媒体“开荒牛”
丹教授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创业精神就是新闻业的未来”。他主张新闻学子应该了解新闻业的商业模式如何运作的,应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创业者的行列来。”丹教授特别指出,新媒体环境下创业成本很低,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创立一个自已的新闻网站,他的很多学生都选择自主创业。 丹教授21日下午曾参观我院融合媒体实验室,他在观看学生制作的作品时表示,这个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平台,同学们应该好好利用,为创业或就业做好准备。“我很嫉妒你们这些的年轻学生们,”丹·吉尔默教授在演讲中说道,“你们现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未来掌握在你们的手中”。
《Mediactive》中文翻译工作
早在丹·吉尔默教授来访我院之前,我院研究生已开始着手翻译他的新著《Mediactive》,并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书中文译稿。在演讲中,丹教授也对我院学生表达了真诚的感谢。
“最困难的不是对英语的理解,而是如何用最适合的中文表述出来。”11级研究生徐佳鸣说。为了准确地表达英文原著本义,他们需要查找大量资料,反复揣摩、推敲。
尽管参加翻译工作的研究生表示这项翻译工作有难度,我院范东升教授仍然充分肯定了他们的付出和表现。“同学们很努力很积极,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知识。”
记者:庄义坤 朱朝贵
编辑:莫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