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历史很多时候是不能用现实的眼光去看的,我们更不能苛求历史人物,因为在当时复杂的环境下人一生会有多样的选择的。”11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保卫教授应邀莅临汕头大学,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记者范长江与学者蓝鸿文—一本书引出两个人的故事》的讲座,以历史研究的角度讲述了他对长江道路的思考与长江精神的解读。

据郑教授介绍,《范长江记者生涯研究》一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花费了近30年的时间完成的,对范长江先生的新闻作品、活动及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书中主要记录了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的成长过程和他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杰出贡献。

郑保卫教授一场讲座却引出了两个故事。(黄馨/摄)

“范长江先生的新闻生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在《大公报》作为自由记者时期以及加入革命队伍之后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郑教授说道。在日本侵占东三省,进而气势汹汹威胁华北乃至全中国的时候,范长江先生以敏锐的洞察力,判断未来对日战事一旦爆发,中国西部地区将成为抗战大后方,同时他高度关注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离开江西根据地正在进行长征。于是范长江先生于1935年7月开始,赴西北地区进行长途旅行采访,足迹遍于川陕青甘宁等地区,写出大量有关西北地区状况的百科全书式的报道,他也成为最早客观如实报道红军长征动向的记者。这些采访报道后来汇集出版,即著名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范长江先生的一系列经典作品体现了他对新闻的执着与追求,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感与责任,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蓝鸿文教授自1984年开始,由于承担《名记者研究》课程教学需要,开始研究范长江。在多年的研究中,蓝鸿文教授坚持身体力行开展研究,包括亲赴范长江家乡进行实地调查,指导研究生沿范长江当年的路线采访。即使身患癌症也仍然坚持每天翻阅资料,校对史实。“长江精神在蓝教授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对学术研究的执着与研究,对新闻教育的忠诚与热爱。”郑教授补充道。

从范长江先生的新闻生涯中,郑教授总结出了一条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学习的长江之路——不断追求新闻真实,追求事实真相,追求人间真理。郑教授还向学子们建议,如果想走好这条新闻路,就要求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担当起新闻工作中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郑教授把长江精神归纳为:崇尚真实、坚持真理、热爱人民及淡泊名利。

郑保卫教授介绍范长江著作。(黄馨/摄)

最后,郑教授寄语我院学子要做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也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他还特别鼓励新闻专业学生选修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第二学位,成为复合型、全能型人才。

记者:冯桂梅

编辑: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