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前情提要:3月29日,我院派出凌学敏老师及王锦胜、徐佳鸣两位研究生赶赴缅甸,直击缅甸国会补选,并进行了为期8日的跟踪报道,成绩斐然。报道团从前线发回来的多篇报道被国内主流媒体,如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中国新闻周刊等采用。

4月27日下午四点,缅甸报道团成员在科报厅与师生分享了新闻人在实战现场的所见所感。范东升代院长等11名老师,受我院邀请来自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13名师生,以及在缅甸支持昂山素季的志愿者王玮女士莅临分享会。

凌学敏老师在缅甸拍下的昂山素季,被CNTV等国内媒体转载采用。(凌学敏老师/供图)

 

 “我要到缅甸去拍昂山素季

分享会会场外的门厅,由主办方精心挑选的11张缅甸报道的新闻照片悉数陈列在前来的宾客面前。步入会场,充满异域风情的缅甸歌曲萦绕于耳,荧幕上报道团拍摄的精彩图片轮番播放,令人目不暇接。

“有不少人问我:你去缅甸做什么?”回想当初出发前情景,凌学敏老师模仿着别人质疑他的语气。“我只有一个信念,我要拍到昂山素季,我一定要拍到她”,凌老师说。就是凭着这样一股信念,他带着两名学生赶赴现场去抓取第一手的新闻,即使他身上只有一张教师证,而不是记者证。

凌学敏老师出生在缅甸,虽然他热切盼望可以重访故土,但回想起1988年缅甸的那场动乱,凌老师仍然心有余悸。“我是台湾人,我拿的是商务签证进入缅甸,随时都可能有便衣警察盘问,直接送我到机场遣递出境。但是我一直坚信,我一定能拍到昂山素季。”凌学敏老师说,自己“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大约只有三到四个小时,为了尽可能靠近昂山素季拍到理想的照片,有时凌晨五点出门到会场等候她的出现,是信念的力量让我坚持下来。”

在分享会上,报道团成员向大家展示了大量的视频和图片。其中有一张照片是凌学敏老师把镜头伸进昂山素季专车,并在打开闪光灯的情况下抓拍的。凌老师解释说,这是一张他比较满意的照片,但拍摄也是有风险的,“当时昂山素季的车在前进,周围挤满了保镖和记者,保镖随时可以将我推开,这样可能对摄影师和器材带来伤害。”

王锦胜此行有幸在缅甸民主联盟的新闻发布会上,得到向昂山素季本人面对面提问的机会。“缅甸国会补选聚焦了全球媒体,能够在现场获得提问的机会是意料之外”,他说,“但我当时就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带点东西回去。”而他带回学院的是一个最珍贵的礼物:作为本学院学生记者,第一次在国际重大新闻事件的场合,直接向闻名全球的政界人物发问。

徐佳鸣同学与师生们分享了自己在民盟记者会现场以及民盟造势晚会拍摄的视频。由于报道团人手有限,徐佳鸣同学身兼摄影师和出镜记者两职,记录下珍贵的现场画面。负责后期视频剪辑的郭泽生老师称赞徐佳鸣同学一边拿着摄像机,一边当出镜记者,获得这些难得的画面和信息确实是不容易。

后援团坚守新闻人信念

汕大新闻人缅甸之行后援团代表、2010级研究生徐扬在现场播放了一段音频:先是电话等待接通的“嘟-嘟-嘟“,然后是断线,再拨,再断,十多分钟后才终于接通。由于缅甸的互联网和通讯不发达,如何保持与前线记者紧密联系成为后援团工作中的巨大挑战。据徐扬透露,本次由范院长领导的缅甸报道后援团时刻保持着与前方队员沟通,通过网络、电话、手机等了解报道团每天的工作进程,接收前方队员传送回来的稿件、视频等。“忙碌、艰辛、坚持成为后援团队的关键词。老师和同学们每天”三班倒“配合着前方队员工作,李行知等同学组成的翻译小组常常加班加点来翻译前方发回来的英文稿。总之大家辛苦却快乐着。”

正是由于后援团成员坚守着新闻人的信念,团结一心,才使得缅甸选举的报道能及时地、多渠道地传播开来,并被多家国内媒体转载。

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

出发前,凌学敏老师通过自己的关系,安排好报道团在缅甸的衣食住行。在缅甸采访的过程中既要兼顾自己摄影任务,还担任着两位同学的向导和翻译员。同时凌学敏老师建议同学们,要想拍到好作品除了要有信念外,一定要掌握运用好摄影基本功。

徐佳鸣认为抓住采访机会的关键在于“要让对方觉得你采访他,对大家都有好处,是共赢的。”因此他成功地通过e-mail与昂山素季取得联系,并获得了采访通行证—民盟记者采访证。

王锦胜(Jason)是新加坡人。作为一名外国人,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在缅甸这个通用缅甸语的陌生国度,他认为相比起雇佣翻译员,“自己才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所以记者在报道前的前期的调查很重要,“小到采访现场的厕所位置都要预先做好调查”。王锦胜还戏称在新闻现场,要做一只“墙上的苍蝇”,意思就是要学会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感觉器官,在现场观察、倾听、走动、感受、互动、拍照等。

总结这次缅甸采访之旅,徐佳鸣形容为“黄金土地的黄金体验”。在这片被联合国列为最欠发达地区之一的土地上,他们看见的是人民精神上的富有。而对于王锦胜来说,此行让他领悟到放下偏见,放开自己,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他国文化和人民,是一个记者很重要的素质。范院长赞扬缅甸报道团此行的成果,认为这是“把实习变成实战,把新闻现场当作课堂,打开校园围墙办学”,这是学院实践教学模式的又一次生动体现,对于新闻教育的改革有推动作用。

更多缅甸专题报道 http://stu.dahuawang.com/?cat=1781


记者 梁燕瑜

编辑 莫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