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我今天讲的是一个哑巴学唱歌的故事。”6月4日晚,普利策奖得主倪青青在图书馆报告厅跟汕大师生们分享了她不平凡的成长故事,讲述她如何从一名连话也不敢说的小移民变成了一位国际知名华裔记者的经历。

倪青青在分享她的成长故事。(冯美军/摄)

即使是“哑巴”也要发出声音

倪青青的故事根植于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特殊土壤中,发生在美国移民文化的天空下。

倪青青的爷爷曾是三峡大坝的总工程师,但文革时期被下放到农村洗茅房,一辈子竟失去了味觉;外祖父、外祖母在20世纪20年代漂洋过海,从偏远的农村考到美国当时最好的学校,后来为了报效中华,放弃了在美国发展的机会,回到了祖国。祖辈往日的辛酸与荣耀,给予她一种深远的影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随之解冻,倪青青一家成为此后中国大陆最早一代的赴美移民。1979年,11岁的倪青青和妈妈、妹妹从北京抵达美国旧金山,在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她既不会英文,也不会当时华人圈通用的粤语,是一个连话也不敢说的小移民。

语言不通,在异国土地上就是一个“哑巴”。她坦言,在当时因为英文不好,整个华人移民圈在美国,是被主流社会忽视的一群,因此,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英语,向所有人发出自己的声音。

“哑巴”一样的生活持续一年以后,倪青青的妹妹率先从沉默中爆发。她不仅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还能跟着收音机,把当年所有流行曲都唱下来。后来她成为国际知名歌手—-顺子,《回家》是她的代表歌曲之一。

找到我的故事,选择新闻的道路

大学时候的一次反对种族歧视的游行,成了倪青青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她进入了人生的呐喊期。

在那次游行中,两个饱受种族歧视的女生,勇敢地站在讲台上,向所有观众发言,控诉她们所遭遇到的不公。让倪青青深受震撼的是,即便她们讲英文很憋脚,却敢向公众讲出她们的故事。

于是她开始热心自办小报的采写。不过“其实嚷嚷了半天,我还是没能得到我真正想得到的——别人的尊重和相互的沟通。”倪青青说。

倪青青真正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当时听了一节新闻采写课后,她对新闻这个行业一见钟情。为此不惜借债3.5万美金报读新闻学校,倪青青深有感触地说:“欠的这个债,改变了我的人生,实现了我的梦想,所以有的时候有的债是值得去背的。”

她真正意识到“找到自己的故事”的价值与力量。从此,倪青青不但勇敢地讲出自己的故事,而且不懈地帮助他人发出自己的声音。她也鼓励新闻学院的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笔,替需要的人发出他们的声音。

记者的使命就是写稿,哪怕报社明天就倒

倪青青正好赶上美国报业最后的辉煌时代,她曾幸运地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新闻日报》谋得第一份工作,但工作不到一星期这家报纸就停办了。她也成了纽约《新闻日报》最后一个被录取的记者,但她说“我的使命是写稿,哪怕报社第二天就倒。”

倪青青一直恪守着记者的使命,通过一篇又一篇的新闻报道,讲述公众欲知未知的故事。后来她在纽约长岛地区的《新闻日报》工作期间,由于参加报道重大空难事件而获得普利策奖,这项普利策奖是授予该报参与此次报道的记者团队。她说,他们都在努力地将公众普遍关心的故事传播出来,“我从这次获奖中学到的东西,就是认识报纸的作用,在突发事件面前它怎么运转,怎么把灾难的详情讲给大家听,这是非常重要的。”

倪青青还跟同学们分享了她任《洛杉矶时报》上海分站站长时的一段经历。因为她在报道中帮助了一位父亲表达了他的声音,这位父亲赠送给她一把长剑,上面刻着这样一行字:“倪青青记者,正义之士。”一直以来,她感觉这把剑都无形地悬在她的头上,鞭策着她,而现在,她要把这把剑赠送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希望汕大的学子们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尽管有些时候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要坚持下去。

中国的记者可以做得更好

倪青青对汕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表示赞赏。(余嘉慧/摄)

倪青青的故事在对汕大学子的希冀中收尾,接下来的问答环节,提问声此起彼伏。

新闻学院的宋骥弘老师一马当先,问倪老师她认为中国哪家媒体和美国的媒体新闻报道理念更接近时,倪青青首推《南方周末》,“起码它在讲故事,它有可看度,而且它敢说一些平常报纸不敢说的话,这是最重要的。中国报纸其实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他们身处的环境受到局限。”

而在被问到对中国记者的看法时,倪老师表达了对中国同行的敬佩之情,她说在四川汶川地震时,看到了中国记者最精彩的一面。“我觉得中国记者能做得比任何人都好,你们将来也可以做得比我们任何人都好,所以我要把那把剑送给你们。”

记者 黄玉玲

编辑 梁燕瑜 何绮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