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美国福罗里达州A&M大学学生Caryn Wilson,2010年春季以交换生身份来到汕头大学新闻学院求学。两年多后,她成为了美国《纽约时报》的文字编辑。她说“学过中文,是我被《纽约时报》录用的原因之一。”


苦学中文,给Caryn的职业生涯加分不少。来中国之前,Caryn已在福罗里达州A&M大学学过一年的中文课。到汕头大学后,她选修了新闻学院的4门课以及普通话班。每天上3个多小时的普通话班,Caryn在五个星期后能以简单的普通话与人沟通。

她认为,学习一门外语,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这不仅仅是掌握一个新的技能,更能帮助她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

“2010年在汕大的学习,是我大学生涯的一个闪光点。” Caryn表示,在汕头大学,她不仅遇到了她终生的朋友和导师,最重要的是,“学会了抛弃你以为你知道的,并亲身去体验”。这样的品质,正是一个好的新闻人所需要的。

自2012年8月受聘于《纽约时报》,Caryn的生活变得忙碌,连记者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访问她,她也晚了五天才回覆。

“Hi,海伦。我很抱歉延期了,但我上个星期实在是太忙了。” Caryn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这样写到。

2012年9月8日,龙卷风狂袭美国纽约州皇后区和布鲁克林区,造成供电中断、交通受阻,让在纽约的Caryn和她的同事忙得焦头烂额。其实,即使没有突发新闻,Caryn在《纽约时报》的工作也并不轻松。每天晚上8:30分,是Caryn口中的“死线(deadline)”,也是《纽约时报》国内版的截稿时间。每当临近这个时候,原本平静的编辑室便开始忙碌起来。电话铃声此起彼伏,Caryn不是忙着跟记者联系,就是在跟图片编辑和版面设计师做说明。甚至在最后几分钟里,她还要忙着再校对一遍,以确保新闻的准确性。

准确,是《纽约时报》一直追求新闻的目标, Caryn对她的工作确实有着这样的坚持。“文字编辑,是质量把关人”,要让读者信任一份报纸,编辑必须严格把握报道的准确性,并不出一丝纰漏。不单要准确,还要快。因为,新闻是有时效性的,所以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信息及其他记者、编辑的意见都整合编辑起来。

这样的工作无疑是高度紧张的。每当感到压力大的时候,Caryn就会做几个深呼吸、排除一切杂念,然后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记者 刘一凡

                                         编辑 梁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