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记者节系列活动的第4场讲座,《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李鸿谷时隔3年后再次莅临汕大。09年时,李鸿谷曾以“新闻的三重现场”为题在汕大举行过一次演讲,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也引发了他和其他出席者观点的激烈碰撞。本次李鸿谷以灾害新闻报道的新框架为内容,为师生们带来题为《关系中的事件》的演讲。
灾害新闻的新框架:三者
李鸿谷首先向出席者展示了今年“7·21北京特大暴雨”和美国“桑迪”飓风事件中的部分图片,并向在场的师生提出“如何安排人手,进行哪些采访”等问题,老师同学们也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场的气氛非常活跃。
讨论过后,李鸿谷提出关于灾害新闻的两种框架设计。一是以传统的“五个W和一个H”为依托,即阐明“何时、何地、何人、为何、做了什么事情和情况如何”;另外一种是李鸿谷当天着重要说明的,即把灾害中的人分为三类:肇事者,影响者和应对者。
肇事者,顾名思义就是灾害发生的启动者,而类似于“北京暴雨”一样的“天灾”中,“肇事者”的角色就可以由“解释肇事者”来代替。以“北京暴雨”为例,当时许多记者都采访到了中央气象台以及北京市气象局,了解了此次暴雨形成的原因。另外,为了了解更多暴雨为何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也有记者咨询了城市建设管理方。
影响者在这三者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李鸿谷说,现代灾害新闻已经是“受影响的人的范围决定新闻价值”。然而这并不是新闻界,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新闻业者最初的共识,直到08年汶川地震过后,媒体才开始关注“灾害”本身,即灾害中受影响的人群,而不是对于“救灾”歌功颂德。
另外一个有关影响者的重点,就是对于事件中人物“戏剧性经历”的挖掘。这种传奇的、极端的经历在公众对整个事件了解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寻到了“事件中的人”的真实故事。李鸿谷以“7.23”动车事故中“小伊伊”的故事为例,说明现代新闻对于人的关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果媒体可以挖掘到这种或者感人至深,或者传奇极端的经历,那么将有助于读者对灾害新闻报道的记忆,也是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方法。
应对者无疑是灾害中最能给予人希望的一种角色。对于应对者,李鸿谷说道,媒体人作为应对者的主体,应该深入理解应对者的应对措施,才能对救灾产生切实影响。这不仅依靠系统性的观察,还要有对于核心问题的把握,才能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
把关注转向事件中的人
李鸿谷还强调了在事件中的另外两个重点。一是关于事件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开场时他以其亲历的 “温岭黑社会组织调查”事件为铺垫,以“什么是好记者”为讨论话题与汕大师生们进行了交流。他说,除了公安机关,没有人有权力去命令其他人回答任何问题,采访者是仰仗着陌生人的慈悲进行采访活动的,这便是采访中要把握的第一个关系。
另一个则是对于现场的重视。他说,作为一个信息的采集者,了解现场、复盘现场显得尤为重要。现场的还原可以给公众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公众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而记者要做的就是用尽可能多的方式去复盘现场,从现场出发,发出疑问,追寻一个个线索,从而构筑起通往真相的道路。
另一方面,李鸿谷认为,对于记者来说,每一个选择可能都是艰难的,记者的责任在于采集以及传播信息,所以对受访者可取的态度是“我既不是你的敌人,也不是你的朋友”,记者仅仅是为得到信息而来。
讲座结束后,李鸿谷还回答了老师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并与汕大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代院长范东升教授就纸质媒体的困境和新媒体的未来进行了交流。
记者:肖培涛
编辑:梁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