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自1995年由三联书店在《生活周刊》的传统基础上创刊后,一直以“做中国的《时代》周刊”为目标,不过19年后的今天,该周刊执行主编李鸿谷却问说:“为什么我们要做中国的《时代》周刊,而不是做属于中国自己的《三联生活周刊》?”
李鸿谷在11月1日受汕头大学新闻学院的邀请,为记者节系列活动作演讲后接受我院记者的访问时表示,杂志的命运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国家的命运,“国家强则杂志强”,因此《时代》周刊就在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时代背景下而崛起,而《三联生活周刊》(下面简称《三联》)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时,选择做属于中国特色的周刊。
“《三联》得以在中国文化行业中竞争,手中紧握的王牌就是‘知识’”,李鸿谷说《三联》倡导产出更有耐久性的知识,而不单单是更新度高的信息。
“知识”是王牌
那么如何将现在随手可得的信息,转化成历久弥新的知识?李鸿谷简单介绍了《三联》转化信息为知识的要诀:首先是顶尖的人才,“确保我们写的文章在同话题中是前三名,我们的文章是一种新认知、新见解,用一种全新的模式来诠释这个事件。”
玉不琢不成器,《三联》独特的培训制度也促成了“信息转化知识”的过程。“我们的实习记者培训并不是直接冲向前线,而是坐在办公室中充分收集阅读前线材料,运筹帷幄,做到胸有成竹,才不会在现场头脑一片空白毫无思路。”
对于这一“知识王牌”,李鸿谷颇引以为豪。“在‘快餐化’的时代里,能够专注于传播知识,可以说是我的新闻理想。”
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以“传播新知”为目标的《三联》,在面对现实近乎惨烈的竞争时,也必须放下姿态。
李鸿谷强调《三联》跟其他杂志相比,是一个更注重完善自己的媒体,而不是只听从市场命令,不过他也说为了保证销量,《三联》在内容上的运作是市场化的。编辑部每期都会制作几个备选封面故事,并跟经销商交流,以选出最终的封面故事。
针对《三联》注重自我完善、自主地选择想报道的议题,但是在故事封面却要参考经销商的意见,这两者是否有所矛盾?李鸿谷做出了这样的回应:“现实与理想并不一定冲突。” 为了形象地解释媒体的不同倾向,李鸿谷用了注重讨好观众的“二人转”和更偏重于完善自身的话剧来比喻市场化色彩浓重的媒体和更注重于自我完善的媒体。“太外向的、太赤裸裸地面向市场的‘二人转’固然不是我们的风格,但话剧也要通过宣传才能为人所知。”李鸿谷认为,《三联》的确偏向于自身的内涵,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就无视市场。反而,《三联》用积极的姿态参与市场,更能够对市场形成一种控制力。他说,《三联》以其本身固有的优势,其实是能够用主动的姿态来影响市场,从而将市场化为己用,成为自己传播的工具。
李鸿谷也承认,读者、市场都是《三联》的支撑点,而两者出现冲突时的确难以抉择。比如近期《三联》在制作关于中日话题的主题故事,就不得不选择牺牲市场,撤下了丰田汽车的所有广告。
同时,像大多数纸媒一样,《三联》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媒体冲击的挑战。对于这个常被媒体人提及的话题,李鸿谷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纸媒简单地变成网媒是没有任何出路的。”他认为,目前网媒的发展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套路,现在谈及变革为时过早。不过,《三联》也在主动地探索着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中成功转型的道路。“我们在纸媒成功的所有要素,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在新媒体失败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提出,纸媒要蜕变成充分利用语音、视频等新技术的独特的新形态,才能够寻找到新的出路。
记者:刘若琳
编辑:陈桂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