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2012年9月,著名新闻人范长江之子、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代院长范东升携采访团成员,踏上了第七次重走中国西北角青海行的征途。采访团成员之一、《西海都市报》记者李皓表示,青海行的现实意义是:在鱼龙混杂的网络时代,新闻作为一种商品,依旧需要坚守范长江所提倡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新闻报道原则。

李皓在5月21日晚应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邀请来校举办《范长江精神的继承在网络时代的意义》专题演讲,进一步展示“青海行·重走中国西北角”的现实意义。

范长江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一”南昌起义。1932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33年加入了抗日救援活动,并为北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大公报》投稿,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当时,西北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不论是红军北上情况还是西北地区的历史和现状,都不为人所知。

为了探究这些问题,范长江怀着巨大的勇气,在1935年7月14日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只身从成都出发,行走两年,给世人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西北。他的通讯陆续在《大公报》发表,首次客观公开地报道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引起轰动,这些报道后收入《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此书先后被连续9次重印。

在讲座上,李皓表示,随着媒体格局的变化,已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新闻资源的独享与垄断的局面,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以前的受众摇身一变便成为新闻的报道者,这种局面是时代必然的发展。

“新型媒体的出现,让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产业危机。我提出营销这个词,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在当代就是一种商品。”他说。

李皓认为,网络的开放性与随意性容易造成舆论混杂的局面,如同当年媒体拿李亚鹏与王菲的女儿兔唇调侃事件,而很多网络语言也具有太强的调侃性,如“屌丝”一词,就是社会负面情绪的负面表达。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一些新闻人看重的是名和利,并不注重新闻语言的修炼,并将新闻看成一种商品,着重如何炮制新闻。

对此,“中国西北角”采访团另一位成员、09级广电专业的学生林辉昊表示,现在的电视新闻产制速度很快,每条新闻可能只采访2个小时,上午去采访下午就要发稿了。“2个小时的采访,对于我来说是不能完全掌控事实的。我(在实习时)做社会民生新闻,(曾经)被很多人投诉过,说我的报道不实,可能是我自己能力不足,不能2个小时就做一个采访,这是我在新闻实践中很矛盾的事。”

林辉昊说,以前总把新闻理想和新闻自由挂在嘴上,觉得做新闻是一件很潇洒的事情,但在后来发现在目前的体制下,要服从媒体单位的报道要求,很难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

在回应林辉昊的疑惑时,李皓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还能不能静下心来,承受我们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沉重与喜悦呢?我们还能不能用新闻的视角去关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群,用新闻的文本去再现他们生存的艰难,无奈和惶惑呢?”

李皓认为,范长江给出了答案,范长江一直践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新闻报道原则。无论环境如何恶劣,范长江却始终如一。范长江无疑是一位被他所处的时代和历史公认了的新闻先行者。想要写出《中国的西北角》这样的经典,必须要“走出去”,走向“吾土吾民”,走向无限丰富的民众生活,从中获得灵感和资源,任何浮光掠影式的新闻采写,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记者:陈泳诗、黄紫微

摄影:黄紫微

编辑:周晓萍

李皓透过屏幕展示重走西北角时刊登的新闻报道。(黄紫微/摄)
09级学生林辉昊说,他在实习时遇到新闻理想和现实冲突的问题。(黄紫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