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表示,融合报道并不只是多种媒介报道形式的组合堆砌,而是根据新闻内容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以最适宜的媒介手段,融合使用多种技术形态。

 张志安在汕头大学新闻学院举办的全国报业数字化转型调研项目报告会上,发表专题演讲时说,国内有一些广电集团在从事融合报道时,仍以电视为核心,这不是真正的融合。而也有一些报纸虽说是以互联网为中心,但是纸媒从业员的价值观还没有转变过来。

 他举例说,去年在广州有一名外省人在网上发布消息说,要到一所大学搞破坏,制造凶杀事件,造成人心慌慌,结果有一位纸媒记者找到此人并跟他做了访问。但是该报高层很纠结:到底这个消息要等明天以独家报道刊登在报纸上,还是现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和网站把新闻发布出去,讨论的结果是要守住明天报纸的独家。

 由于该记者采访后把这个人劝送到派出所,警方在晚上就对此发布了微博,使该报纸

要等到第二天以头条报道这新闻的努力白费了,“该报纸对这个事情做出反思,表面上该报搭建了很好平台,有很大的网站,微博也有几百万跟随者,影响巨大。但是他们作为报纸的人在骨子里,还没有舍弃报业至上的情结,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融合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报道形式,必须根据新闻内容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以最适宜的媒介手段来传播。”

 速度为先、深度居后

 他也说,融合报道除了实时性和平台性,还应具有互动性。传统媒体数字化改革需要一个全媒体化的核心平台,比如美国Tampa新闻中心的融合编辑部,在报道飓风来袭时,记者到达现场后,就立即用手机拍几张照片,附上简讯,以最快速度发到网上;然后拿出摄像机进行采访拍摄,带回去进行视频编辑,供电视播出;之后,如果报纸决定报道,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地采访;如果事情重大,还得在网上建构专题。

 张志安表示,在这样的工作流程背后,其实对记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要求:速度为先、深度居后;随时随地、无时无刻;用户参与、互动生产;个性定制、精准传播。于是“全能型记者”必须掌握多种媒介技能,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而媒体组织也必须有跨媒介的工作组团队合作。不过,如何改变记者旧有的习惯、如何培训记者,则是传统媒体现阶段面临的困难。

 提到融合媒体的记者素质时,张志安举了《今日美国》的例子,表示充满个性的记者可能是未来很“牛”的记者。2013年4月,《今日美国》发行人拉里·克莱默在会议上告诉其新闻编辑团队“要忘记新闻的客观性”,记者在撰写新闻时要注重个性化,提供独特的新闻视角。《今日美国》计划招聘更多写作风格鲜明的作家。张志安认为,融合报道的报道方式也将趋向主观化和情绪化。

 报纸数字化转型3大趋向

 对报纸的数字化转型,张志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报纸数字化转型有3种趋向:移动化的新型产品、小型化的新闻网站和艺术化的知识生产。在报纸转型过中,党报和免费报面临的问题不大,但是市场化的都市报则可能会遇到“日子怎么过”的难题。

 在传媒集团全媒体转型的路径方面,张志安也提出了报道整合、服务开发和产业延伸3种途径。在产业延伸方面,张志安表示,现在很多的报业集团已经发展成多元的文化公司,主要盈利来源已不是报业,而是房地产,甚至是游戏产品。不过,他认为有了其他的盈利来源用来发展报业,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对老百姓是件好事。

 另外,由张志安参与调查的《中国传媒业全媒体指数报告》也预计在今年7月发布,报告对来自微博、移动客户端、搜索量和网页浏览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不要重复西方报业的死路

 另外一位讲者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倪青青,通过一位摄影记者拍摄《费城问询报》的一系列照片,来讲述美国报纸逐渐走下坡的情况。这些照片包括了《费城问询报》鼎盛时期新闻室的“新闻人典型工作环境”与申请破产后,“记者和编辑被扫地出门”,“破烂的椅子”、“坚守阵线的记者”等场景。倪青青认为这是美国报纸消亡的一个缩影。

倪青青认为她能赶上了美国报业最后的辉煌时代,很幸运的。她讲述了自己在美国纽约《新闻日报》工作的故事。她在撰写了入职后的第一篇稿件时,被告知报社要倒闭了,以致整个报社的人都很悲伤。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编辑依然坚持发稿,“然后我的文章就登在那个报纸的告别版上”。

曾任《洛杉矶时报》记者的倪青青坦言她是“踩着死亡线打入了主流媒体,感觉上了泰坦尼克号,一切明天就没有了,特别是纸媒。”因此,她表示虽然中国与美国不一样,但是中国报业需要采取一定的转型措施,才能不重复西方报业的死路。她指着演示稿上的一张墓碑的照片说:“希望这不是我们的将来。”

 在两名特邀嘉宾结束演讲后,出席会议的来宾在现场进行经验交流,北京青年报主编等嘉宾针对报业的困境、转型方式等做了现场分享。

记者:刘   佳

编辑:刘嘉慧

                                                                                                                                                                                                                                           

图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在演讲。(沈俊佳/摄)

 

图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倪青青在演讲。(沈俊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