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之前那篇《做一份属于自己的简历》是为了“扫盲”,这次则是为了“洗脑”。好吧,这标题听起来,又像是一次说教了。
其实,我不想讲什么大道理,只想讲几个小故事。或许发生在汕大新闻学院的故事能让你们更有兴趣。嗯,故事的“猪脚”,是我大学的同学,你们的师兄。
屌丝也可以逆袭
梁清这个名字,你们或多或少有听说过。从毕业到当上《南方都市报》首席摄影记者,他用了四年不到的时间。这听起来很牛,但实际上,大学期间,他是个从未获得任何官方实习推荐机会的屌丝,也从来没有被广泛认为是“潜力股”。梁清在新闻道路上的“成功”,其实就是一次有代表性的“屌丝逆袭”。
大一那年,03新闻广电(03级的惯用称呼)在C座5楼煲汤聚会,并从学院借了一台尼康5000。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专业相机”。其实,在现在看来,那就是一台镜头会伸缩的傻瓜数码相机。尽管如此,已经足够让大多数同学两眼放光,就像小孩看到同伴手上的新玩具一样。其中也包括梁清。
我不确定梁清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要走摄影这条路的,我只知道大二的时候,他挣钱给自己买了一台3000多块数码相机。那时候,大学生挣钱的方式无非是勤工俭学、家教、开小卖部、做校园代理等。梁清几乎都干过。而他最挣钱的还是跟同学合作做泳衣泳裤代理。他的合伙人刘盛潮曾忽悠我买了一条25块的泳裤,毕业之后才知道,当年挣了我15块-_-
我也不记得梁清的第一台相机是什么型号,反正也不过是一台镜头会伸缩,看起来块头大点的傻瓜相机罢了。尽管如此,这也足以让他在C座5楼的走廊里,炫耀了一个礼拜。
2005年5月,那时我们大二。梁清在校报发表了《大学,他第一次站起来》的文章和照片,并被《中国教育报》转载。这更坚定了他选择摄影的决心。他召集了一群喜欢摄影的人,打算定期举办交流活动,最终合力为汕大拍一本摄影集。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这个事情因种种原因不了了之。
更残酷的是,学院的实习机会很少,他没有获得任何官方推荐的机会。
大四的毕业实习,学院推荐到《南方都市报》实习的名额只有两个。一个给了张国强,一个给了陈奕启,梁清没有申请,自己找了一份《信息时报》的实习。在《信息时报》实习期间,他碰到准备去南都面试的张国强。张国强说,不如一起去试试。梁清说好,回去拿了摄影集和简历,跟着去了。
面试他们的是时任南都视觉中心的主任潘劲松。潘翻看梁清的作品,只问了三个问题。
“这是你拍的?”
“是。”
“这也是你拍的?”
“是。”
“这真的是你拍的?”
“是。”
“你去东莞站报到吧。”
(另一个同学张国强被派到了佛山站实习。)
到了东莞,带梁清的摄影记者恰好是汕大文学院的一个师兄。因为梁清比较积极,师兄的放手让他去干,这成为梁清逆袭的机会。实习期间,梁清拍的一张《史上最牛业务员》,在网络上疯传,后来成为那一届南都新闻奖摄影奖的银奖作品。出色的表现,让梁清毕业之后顺利跟南都签约。
进入南都的第二年,梁清评上“中级记者”。再过两年,评上“资深记者”。再过一年,成为部门“首席记者”。至此,离他毕业,只有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
梁清的故事还没有结束。让我先介绍另外一个大学同学——陈奕启。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相对梁清,同样在南都实习的陈奕启,没有那么幸运。因为实习期间表现一般,陈奕启留下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临近毕业,大家都在忙着找工作,但陈奕启选择“赖在”南都,继续实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跟陈奕启说,你已经毕业了,不能在这实习了,我们还留你就是违规用人了。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回应的,但可以确定的是,他脸皮真的很厚。
2007年毕业之后,我在21cn采访部工作。那时我跟同事偶尔会挣点外块,其中一份周末的兼职,是帮南都拍“岭南大讲坛”的现场视频。10月20日那天,我在讲坛现场碰到陈奕启。
我曾在的博客中写过那天的陈奕启:
他是报社的摄影,我是外面请的摄像,他没有一分钱酬劳,我却有几百块外块。那天中午一起吃饭,我好奇他为什么要继续留在那实习,他说其实有其他的报社要他过去,但他不想,具体原因他没说。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理想吧。那天之后在博客上发了几张启哥的图片,顺手把他的博客链接说明改为“在路上”。
那天讲坛结束之后一起吃饭,我问他有什么打算。他抽了一口烟,皱着眉头说:“再看看吧。”其实当时,珠海的一家报社已经打算录用他,但他没去,选择等待。其实能等来什么,他心里没底。
2008年1月,南方雪灾。这样的大题材,没有任何一个摄影记者会错过。但谁也没想到,最能代表南方雪灾瞬间的照片,出自一个表现平平的实习生之手。这个人就是陈奕启。
直到2009年9月,时任《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的庄慎之在南都网上贴出一篇文章,讲述当年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是南都的读者应该都蛮有印象的一张新闻图片,是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时在广州火车站所拍到一张图片《爱心接力》,作者为本报摄影记者陈奕启(当时他还是见习记者呢)。
今天推荐,主要是因为这张图片荣获了2008年度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一等奖,据说评审是毫无悬念大热胜出。
说点背后的故事:
1、当时是方谦华带着陈奕启在现场分头抓新闻,为南都立功无数(去年还获得了荷赛奖金奖)的师傅方没有在好的位置,而徒弟陈(陈的实习表现一般,摄影部都已打算“弃用”,因此照而获留用,此为后话)则正好在一个绝佳的位置抓到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镜头;新闻,固然讲刻苦讲专业讲水平讲积累,但在这一刻,运气成了决定性因素;
2、当天南都没敢将这张照片放在A1大封面,因为当时火车站的形势非常严峻,值班的两位编委担心这样一个人群高度集聚的场景会带来负面的效果,而最终放在了A2叠广州新闻的封面上,编委王钧还专门拟出了“爱心接力”这样一个有正面意义的标题。一是庆幸,两位编委的担当没有使这张图被埋没。二是感慨,这张没有在南都主要版面呈现的照片,在第二天迅即为各大网站媒体转载,而且余波绵延,一直到中央电视台的抗击冰雪灾害晚会上都将之作重要展示。
3、这张照片获奖无数,而在南都内部2008年度南方都市报新闻报道奖的“现场新闻摄影奖”中也毫无悬念地夺得金奖;我还提名它竞逐南都新闻报道奖最高荣誉“年度大奖”,在评委中引起激烈的争论,最终票选,与另一提名作品以七票对七票打成平手,而由评委会主席一票决定而失却大奖。这是让我至今引以为憾的事情,不是替这张照片遗憾(它本身的价值已不需要什么大奖包括现在的中国新闻奖来证明了),而是替南都年度大奖遗憾,替我自己遗憾。当然,我并不是说最后夺得年度大奖的作品(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系列报道及活动)不够优秀,不值得拿大奖,而是在想,如果是由“爱心接力”这张图片夺得大奖,会有更鲜明的示范意义,会因为这是“那一刻”的记录而更接近新闻的本质,其得奖本身也会在南都历史上更有“新闻性”,我遗憾,因故没能充分阐说我的理由来说服大多数评委。
4、我的感想:可能做惯报纸以文字报道为主的南都人,会觉得一张照片来得年度大奖会不会太轻,比起一篇消息、一个调查甚至一个策划报道,它只是“咔嚓”一下;我也不知道,在今天会有多少南都人赞同我的想法;不过,我固执地认为,就像二战胜利大家更多地记住了时代广场拥吻的水兵与护士,陈奕启那一瞬间的“咔嚓”一声,已成为整个冰雪灾害最经典最具代表力量最具象征意义的高度浓缩与凝固。许多许多年以后,当我们回想起2008年冬春中国南方这一场灾害时,可能所有的情感与记忆都已涣漫散灭,南都报道的所有文字与版面都难以捡拾唤醒,但依然会有“爱心接力”这个画面浮现起来,并永远会被它温暖着,感动着…
而我所知道的是情况是,这张照片见报当天,总编辑庄慎之问:“这是谁拍的?”得知是一个实习生之后,他又问:“这样的人为什么不留下来?”陈奕启如愿以偿。
那张照片获奖无数,也成为陈奕启人生的转折点。套句很老的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专业,是一种做事态度
2009年4月,我和另一个同学吴建登也经历我们人生的转折——同时跳槽到南都。这里曾是我们大学共同的梦想。
在那里,我们见证了中国最好的新闻颁奖典礼。对,不是“范长江新闻奖”、“不是中国新闻奖”,而是“南都新闻奖”。至少当时在我看来是这样。
2010年年初的2009年度“南都新闻奖”让我记忆犹新。
每个新闻奖项都设金奖、银奖、铜奖和提名奖,但由于时间关系,只有金奖得主能在台上发表获奖感言。在某个摄影奖项上,金奖得主叫刘可,他是当年的南都视觉中心首席记者。当主持人给他递过话筒的时候,他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他说他已经提前知道自己得奖,因为这张纸条是时任总编辑庄慎之给他的。这张纸条,是庄慎之写给他的贺词,祝贺刘可在这里收获了事业,收获了荣誉,也收获了爱情。
刘可的女朋友,是南都广州新闻部的一个社区记者。台下出现了“求婚”的呼喊声。刘可把女朋友请上台,当着所有的同事,单膝下跪,正式求婚。这时,台下很多人眼里噙着泪水。被刘可的作品感动,也被两个同事的爱情感动。
接下来的是另外一个摄影奖项。大屏幕上出现梁清的提名。我知道,总有一个奖杯属于他。果然,他是金奖得主。他留在台上,拿过话筒,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
还没有从刚才那份感动中回过神来的同事,这时都笑了。主持人也调侃:“这个也是有纸条的。”
梁清开始念他的“获奖感言”:“在南都实习期间,得到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这张《史上最牛业务员》……”大家都云里雾里的,因为他说的,跟他获奖的作品一点关系都没有。
正当大家还在诧异的时候,梁清把纸条捏成一团,扔了。他说:“这是我两年前写的,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我不知道只有获得金奖才能站在这个舞台上发言。那年,我得了银奖。这张纸条一直放在我的抽屉里,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站在这里把它念出来……“
其实,他跟刘可都不是来领奖的,而是来骗眼泪的。我能感觉到,坐在我身边的人,又再次流下感动的泪水。
对于梁清评上部门首席,很多人是不忿的。南都佛山站摄影记者陈志刚曾跟我抱怨过,曾经带过梁清的那个汕大师兄,做了好多年都没评上中级,而梁清一个小毛头一年就评上了。但他同时又表达了他对梁清的钦佩。梁清在珠海站轮岗的时候,曾为了拍一张普通配图,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等一群金鱼吐出来的泡泡形成一个心形。陈志刚说,这一点,很多摄影记者已经做不到了。
无意识,是很可怕的事情
故事说得差不多了,该说教了。
这几年,我介绍过不少师弟师妹去南都实习。梁清曾跟我抱怨,实习生的主动性不够。“如果总想着跟老师出去,你怎么写的过老师?你怎么拍得过老师?“梁清说,他叫师弟师妹去自己去扫街,但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响应。曾经有一个摄影非常棒的师妹,在南都实习,但最终没能留下来。那是因为,她几乎没有一张照片的署名是放在老师前面的。因为只有实习生独立完成的作品,才可能署名在前。
我说的这些,就是所谓的“无意识”。你们小学、中学所接受的教育模式,都是老师教一点,你们就学一点。但大学和社会不一样,很多东西靠自己。什么该学,什么该做,自己多动动脑子。即便你的能力很棒,叫你干一个事,你能很好完成,那又如何?如果没有人叫你干,你就等于零。
也有师妹跟我抱怨,说曾经去南都东莞站实习,实习生太多,一个老师带两个实习生,学不到什么东西。但换个角度想,大媒体每年都有那么多实习生,为什么有的人留下了,有的人走了,连名字都不被记住?你可以说因为他们有关系,没错,这是一方面,但那些没有关系的呢?比如梁清和陈奕启这种呢?
很多人都在数落90后,说90后眼高手低,说90后能力不行。真的是这样吗?至少我不这么觉得。我觉得你们能力不是问题,问题就是我说的“无意识”。90后的一代,你们的成长被“安排好”的一代。你们的父母或长辈经历过太多的艰辛,希望你们能过得好一点。但,这并不利于真正的成长。
你们当中一些人的“无意识”,是因为从来没有人告诉你做人做事应该怎么样。或者有人告诉你了,你也不在意。
道理不如故事精彩,点到即止。不管你们是去实习,还是以后工作,可以尝试思考两个问题: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我如何得到?
绕了一大圈,回到我最想跟你们说的一句话:别让无意识成为你获得机会的绊脚石。其实,你们很聪明,你们懂的。
汕大新闻学院2007届校友 徐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