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8日晚,汕头大学新闻学院邀请2011届毕业生刘辉达回校交流,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一场传媒沙龙。刘辉达3年前从新闻学院毕业,现任广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前端开发工程师、数据产品总监。大学时,他参加过学院组织的“华盛顿实习”;毕业之后,他并没有在记者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仅仅做了4个月记者,刘辉达就转型进入互联网业。
现如今,他已经通过了甲骨文工程师认证,在广州日报旗下公司从事数据挖掘分析工作,是个不折不扣的“IT男”。
现场一个半小时的沙龙,刘辉达直言“怕讲不完”,因为他希望分享的“干货”实在是太多了。他说,在纸媒时代,媒体生产的内容与其报纸的版面是捆绑在一起的。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陷入了困境,内容与产品出现了分离。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进行传播,自身却无法得知用户如何阅读以及如何挖掘用户价值,所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或行为数据皆被网络平台夺走,内容生产者得不到反馈,与用户脱节。广告商无法跟踪其投放的广告效果,渐渐撤走在纸媒投放的广告,致使报业不得不减少发行量。
“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者,包括记者、编辑现在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刘辉达说,“传统媒体行业要想转型,对抗互联网的流行趋势,就要了解互联网思维,明白互联网发展的逻辑。”
从最初的建立网站,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到内容网络的出现,再到如今关系网络和内容网络的结合,互联网媒体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实现了自我转型。刘辉达说:“互联网媒体掌握了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四大流量入口:搜索引擎、社交媒体、浏览器及系统桌面。”互联网媒体能根据对用户浏览记录的分析来了解其阅读喜好,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推广。他还指出,关系网络在如今成为了守门人,渐渐替代了编辑的作用。
互联网媒体在全面了解其用户后制定出自己的规则,比如什么样的内容才能传播,内容如何传播,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但这个特点也存在着弊端。用户大多数时候只能看到自己所认可的信息,却极少读到其他的信息。刘辉达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编辑来实现。”
新闻学院的老师对分享的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演讲也一度被打断。在互联网与媒体的关系上,两代媒体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差异。新闻学院徐承羣老师认为,网络媒体没有自己的生产力,他曾经在几个财经门户网站上看到同一篇文章,这样的媒体谈不上竞争力。刘辉达则认为网络媒体有自己的生产方式。他举例说,网易的体育频道在世界杯期间雇佣了来自全国各地爱好足球的业余写手,第一时间编译国外媒体的世界杯新闻,比国内的传统媒体都要快。徐承羣又提出互联网公司分析用户cookie(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的行为是否不道德。刘辉达显得有点无奈,因为这就是他的本职工作。
参加此次沙龙的学生中,编辑出版专业的庄焕武相当认同刘辉达的观点。他相信“未来的媒体都将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互联网不是传统媒体的对手,而是一个包容和连接世界的平台。”
新闻学专业的罗嵛月对此有不同看法。她认为,做媒体还是应该把基本功做好,采访和写稿才是专业核心竞争力。互联网思维是比较外围的东西,可以了解,感知时代变化的潮流,但是新闻学院的学生不必把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互联网。
记者:陈慧敏
摄影:蚁锻意
编辑:庄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