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2014年5月25日,我院赴华盛顿学习交流的师生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分享会“汕大遇上华盛顿”,分享他们在美国难忘的三周学习采访经历。

2014年3月2日至3月24日,由倪青青副院长和张增丽、John Noonan老师带队,马天骄、黎子伟、任禾音、陈培英、金一伦,黄艺琳、曾俊,温文杰,罗雅聪、吴海燕等10位同学到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并进行采访报道。

11级的黄艺琳分享在华盛顿的尴尬经历。(朱绍烁摄)
11级的黄艺琳分享在华盛顿的尴尬经历。(朱绍烁摄)

乔治·华盛顿大学建于1821年,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市中心,是一所著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汕大新闻学院的学生便在该所大学的传媒与公共关系学院学习课程。

分享会开场设计别开生面,报道团学生在一片昏暗中进入演讲厅,错落有致地围成一圈。突然,学生们同时打开手电筒开关,齐刷刷指向圆圈中间。 “聚光灯”下,带队老师倪青青与John Noonan摆出《纸牌屋》的人物造型,闪亮出场。精心准备的出场方式赢得观众们的掌声。

分享会上,报道团成员分享了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学习经历。在为期三周的课程学习中,他们了解到,新媒体背后的大数据分析正在对美国政治产生影响。成员马天骄介绍道,奥巴马曾经两次利用大数据分析选民身份构成,针对不同人群做出不同的公关和竞选策略,以此赢得选票。

除了学习课程,报道团还在当地进行采访调研。刚到达华盛顿时,他们便遇上暴风雪。这场罕见的暴风雪迫使当地停工停学。为了采访这个突发事件,报道团成员们在低温、暴雪的环境下坚持外出,在街头访问民众。因为温度低,扛机器的手容易冻僵,报道团成员便轮流外出采访,最终成功拍摄出暴风雪的报道视频。

报道团学生均是首次赴美,不了解当地规矩,差点遇到危险。任禾音介绍说,他们参观完国会山后,为了拍摄,便在正门前撑起脚架。这个原本普通的举动,却被告知这样会被误以为持有枪支,甚至还会面临被击毙的危险。队员黄艺琳心有余悸,“我们差点成为国际头版新闻”。

虽然只有三周时间,但报道团收获颇丰。他们不仅参观了美国国务院,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还采访了美国的“游说教父”Jack Abramoff,摄影记者Marllym等美国知名新闻工作者。学生们通过采访报道不仅开阔了眼界,更在新闻实践中得到历练。

陈培英说,这次实践让她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会了自我反思。第一次采访大雪新闻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拍下漂亮雪景,却没有抓住机会报道,这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当有突发的报道性事件发生时,要迫使自己迅速投入到工作中。”这次经历让她对于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美国分享会现场笑声不断。(朱绍烁摄)
美国分享会现场笑声不断。(朱绍烁摄)

 

刚开始报道美国暴风雪时,报道团成员频频失误,如采访时忘记询问受访者姓名,但在后来一步步实践中,失误逐渐减少,经验逐步积累。倪青青副院长总结说:“这次美国之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近年来,我院举办多次境外采访活动,包括赴泰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等地采访,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平台。

对于学院的境外采访机会,新闻学院的黄培丹希望学院能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曾康琳则说:“这种机会很难得,需要靠自己争取,但争取的前提是要提高自己的能力。”

                                                      记者,张素悠

编辑: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