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怡迪)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信息快速汇集与传播的现代,什么是人肉搜索,人们为什么要人肉搜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网路社群里的人肉搜索?针对这些问题,身兼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中华白丝带关怀协会执行长等多重身份的黄葳威教授,于11月21日晚,在图书馆报告厅为同学们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讲座开始时,黄葳威教授列举了两例台湾苹果日报所报道的因“人肉搜索”成功抓捕杀猫嫌疑人和肇事逃逸司机的案件,在同学们赞同于这种搜索破案线索的方法时,又列举了一例一名高中老师因为人肉搜索信息错误而误被网友指责中伤的事件。她说:“人肉搜索有时会找到事件的真相,但有时也会擦枪走火,发生一些令人遗憾的状况。”同时,她也对人肉搜索给出了她的定义:“人肉搜索是一种以网际网路为媒介,基于人工的方式去比对判断真伪,网民们通过信息接力的方式,拼凑出一些拼图,希望能够还原出当事人或当时的事件。但因为是匿名的关系,在寻找的过程中会有时发言不负责任,人肉有时也会出错。”
紧接着,黄葳威教授让同学们讨论什么时候网友会热衷于发动“人肉搜索”?同学们纷纷提出为了寻找罪犯,为了实现正义,为了寻找丢失的东西等答案。为了让同学们有更深刻的感受,她播放了一部由中华白丝带关怀协会出品的关于网络人肉搜索的故事短片——《战文》。
放映结束后,黄葳威教授不断与同学们进行互动,来一同分析短片中几位主人公的性格与处理事情的态度。在分析人物时她说:“为什么要人肉搜索?因为你和你的同学,通过新旧朋友认识的人,以及在网络上认识的聊得来的男女老幼都是同僚关系。如果你想在一个共同话题上保有发言的一席之地,你就会不自觉的陷入这个话题,无论主动被动,你发言之后会时刻在意别人对你的回馈看法,越在意,就越容易被这些话题影响和牵引。”
不只是因为同僚关系,黄葳威教授也提出因为人们想要寻找答案,有正义感,想要寻求社会认同,同时也为了自身情绪的宣泄,窥视和舒压,有着从众心理,才会逐渐发起和陷入人肉搜索中。
这时,黄葳威教授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位12岁的加拿大女孩因为网络人肉搜索而最终自杀的事件。越来越多年轻学生的交友生活是从网络上开始的,网络上很多信息是虚假且虚拟的,这就产生了很多网络谣言。这些网络谣言又通过一些人肉搜索逐渐演变成了网络霸凌现象。语言、文字、肢体、关系和性霸凌。
语言和文字的霸凌现象往往是最常见的,而经研究发现,人们在站着思考的时候情绪容易被牵动,黄葳威教授说很多时候大部分发言都不见得是有意,只是随着人们自身情绪发泄出来。对于这样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现象,她向同学们强调,当你在情绪宣泄或是凑热闹的分享和传播这些信息时,你不自觉得就成为了网络霸凌的助长者。
在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一部分的当下,该如何让网络成为生活中的使用和休闲工具,拓展自身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理解,黄葳威教授向同学们建议,网络是公共空间,发言要谨慎和负责,一些事件中你所掌握的线索应向真正负责处理的机构或部门提供,而不是在网络上随意发出,一些“人肉搜索”的初衷是为了帮助他人,但真正想要关心和帮助他人不仅要在网络上,也不只是在网络上说一些话,更多的是应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沟通,服务于他人。年轻人更应该成为资讯的赢家,网络的好公民。
在讲座伊始和结束时,黄葳威教授还向同学们谈起了“中华白丝带关爱协会”成立的起源,并介绍了协会近年来所做的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的事例和成果。讲座结束后,黄葳威教授也针对同学们踊跃的提问,一一详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