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思杨)在“新闻学概论”课堂上,穿着衬衫和牛仔裤的赖明明站在讲台旁问同学:“最近有一条新闻,说汕大的就业率在广东高校排名第一,你们相信吗?”“不相信!”一部分同学喊道。“虽然你们不相信,但这条新闻符合新闻的五个W,它有出处、有具体的文号、有时间,有公布的数据。”
“大家看到了我们新闻学院在全校的就业率排名第二了吗?”赖明明顿了顿又说,“这说明什么?说明新闻人才是‘供不应求’的,大家要有信心,汕大这个品牌是不错的。”课堂上的学生们都笑了。
很高兴成为“汕大人”
赖明明说,他是慕李嘉诚和范长江之名而来。他大学时读了一些关于范长江和邹韬奋的书,被他们追求公平正义和探索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所打动。这两位前辈是引导他从事新闻事业的榜样。
在媒体工作十多年,赖明明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他看来,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教书,既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选择到学校教书,是因为在教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充电,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自己在一线工作的经验和同学们分享,这样能有助于同学们更深地理解现在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知识。”
提到对汕大的印象,他巧妙地打了个比喻:“汕大像是戈壁滩上的一颗明珠。”而新闻学院给他的感觉是,既有学术氛围又像个温暖的大家庭,他说自己“很高兴成为‘汕大人’”。
与学生“和而不同”
虽然是第一次当老师,但赖明明却有着比较明确的教育理念——“和而不同”。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在心灵上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然后引导他们。
“和学生们交流要有一种平等的心态,不是要教他们怎么做,而是要和他们交心,让他们在和你的互动中感受到你的影响。千万不要让他们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他反复强调要和学生“交心”,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一直努力通过多种方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构建出教学共融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他鼓励大家踊跃发言,“有问题就举手发言”、“空调太凉就自己去关掉”,努力在课堂上营造一种互相交流的平等氛围。课后,他还通过学校的MYSTU以及班级QQ群和学生们联系。
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和经验,而如何让新闻学概论这门理论课不枯燥,赖明明也思考出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第一,让他们感觉到这门课对他们未来的求职是有联系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媒体时代,任何行业都免不了要和媒体打交道,所以学新闻传播对于学生以后的求职很重要。
“第二,学习不单是在课堂上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看新闻也是一种学习。”要把学到的新闻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结合新闻学理论分析研究新闻现象。
“第三,为新闻学概论注入一些新的东西,把最前沿的学科知识融入其中。”在授课过程中,他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把新媒体的知识融入到整个知识体系之中,而不是把新媒体和其他知识分开来讲。
总之,“让学生感觉新闻学概论这门课有用,可学,有体系的。”
永远都要有理想
赖明明大学读经济专业,最后却选择了从事媒体行业。谈起自己选择媒体行业的原因,他表示,除了受到中国新闻界前辈和做记者的父亲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是媒体是社会公义的守夜人,他怀着一种理想主义在十多年前踏进了传媒行业,先后在深圳特区报、香港商报、香港文汇报工作。
从经济转入新闻,再从媒体行业回到人大读博,最后又来到汕大教书,赖明明的人生经历了许多的转变。他说每一次进行选择的时候都会考虑两点,一个是自己的理想,一个是机构对自己的认可度。当然,还要注意考虑社会的需要。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他给那些面临选择的学生的建议是:“选中一个目标就要勇敢地去尝试。”他鼓励学生不管做出什么选择,都要去尝试,但是当发现现实不符合自己想法或是想法改变的时候,也要有勇气和理想去改变。他最想告诉学生们的一句话就是,“永远都要有理想,不管你的年龄有多大,你面临的困难有多大,永远都要有推动自己前行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