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文/徐韵妮)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采访过电商巨擘马云,曾在TVBS新闻台、三立电视台和中天电视台任职,汪承羲于12月5日下午在图书馆报告厅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丰富的媒体经验,从采访经验到节目制作。

徐韵妮的稿件
台湾中天亚洲台事业部副总监汪承羲在汕大图书馆。(摄/徐韵妮)

现任台湾中天亚洲台事业部副总监的汪承羲在十七年的媒体从业生涯中,当过编辑、记者、主播,现在是一名电视节目制作人。在他丰富的采访经验中,他跟同学们分享了两次尤为深刻的经历。一次是作为媒体记者随行登顶珠穆朗玛峰,一次是对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的采访。

2009年,一家台湾体育品牌赞助台湾登山队挑战登顶珠峰,并邀请媒体同行。于是,汪承羲便得到机会与他们一同前往珠峰。

汪承羲说,登山队伍先是到达尼泊尔的首都,然后乘坐小型飞机到达珠穆朗玛峰的登山口,从登山口到珠峰的基地营,他们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为了使身体逐渐适应不断升高的海拔。沿途有当地雪巴人经营的山屋停宿。到达基地营后,他们在那里度过了两个星期,最后再用一个星期下山,整趟珠峰之旅历时一个月。

这段历程,汪承羲感受最深的是八个字“毅力、耐力、团队、训练”。他觉得做成一件事就像是西游记中四师徒西天取经一般。除了凝聚力之外,重要的还有多样性,他认为每个团队都有孙悟空这样很有能力但是不受控制的人,但同时也有唐三藏在控制着他,存在猪八戒这样好吃懒做的人,也有沙悟净般勤勤恳恳的人。“任何团队都是这样,正是这么多个性的聚合和各种不一致想法的碰撞使团队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促使事情能够成功”。

随后,汪承羲还分享了马云的一个富含智慧的故事。马云当年去美国打算跟美国人做生意,美国人说在中国没办法做生意,因为法律不够完善,到处都是漏洞。而马云却说:“你看到的都是洞,而我看到的都是洞与洞之间的路!”

汪承羲目前还是一档横跨两岸制播的纪实类节目《两岸秘密档案》的制作人。他播放了其中一期节目《复兴折翼 空难之谜》,讲述复兴航空在澎湖海域坠毁事件。片中,主持人的背后,是用3D动画设计出来的阴雨连天波涛翻涌的澎湖海域,模拟飞机在主持人身边绕过,很好地营造了当时事故现场的气氛。汪承羲说这些画面是在虚拟摄影棚中拍摄的,新技术让棚景不再简单,只要摄影机符合虚拟规格,加上3D技术,便可营造这种立体真实的感觉。虚拟技术在好莱坞已经运用得淋漓尽致,但是在国内新闻节目中还比较少看到。因为同行竞争激烈,他们会想各种花招来制作精良的节目。

汪承羲还详细讲解了他们是如何完成节目前期策划的。当拿到一个选题的时候,事件的发展、原因、以及能采访到的任何发展是他们需要思考的第一件事,然后再决定适合的角度来做这期节目,需要注意的是,决不能判断结果,妄加结论,所以尺度拿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接着就是拟定脚本,跟动画人员协商3D建模技术等问题,策划部分就完成了。

汪承羲以自己采访台风避过泥石流为例,叮嘱学生“能活着出来的新闻才是好新闻”,他提醒同学们日后从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