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文/陈圳 凡德华)张征老师于2015年春季入职汕头大学新闻学院,开设《新闻作品评析》、《专题新闻采写》、《媒介素养》等课程。此前,她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近30载,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                                   

                                          “生活是坚硬的土地”

“我算是比较幸运,赶上了末班车(上了大学)。”

回忆起早期的插队岁月,张老师不禁感慨:“我们那时16岁,全被扔在中国干硬的黄土地上了,当了7年农民,种了7年麦子,到现在都改不了农民的习性:从来不扔剩饭!”

1965年,张征老师13岁考入北京市外国语学校学习德语,“当时的目标是当外交官”。1966年文革,学校不开课了。两年后,到山西省临猗县插队,“开始当农民”。1976年,她回到北京,在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当操作工。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在车间当工人的张征意识到这可能是唯一一次重返校园的机会,于是向别人借了课本,每天下班回到宿舍就把铺盖卷起来,趴在床板上看书。花了一年时间恶补,终于如愿考上大学。1978年,她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第一届学生。1985年,张征老师硕士毕业,留校任教。

得来不易的机会让张征老师倍感珍惜,即使当了教师,她依然保持着当学生时拼命的状态,“熬夜是正常的,虽然有损健康”。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去影院看电影不超过五场。

张征老师(左)接受记者采访。(凡德华 摄)
张征老师(左)接受记者采访。(凡德华 摄)

 “不敢耽误孩子们的青春!”

在讲导语写作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透彻,张征老师常用“卖盒饭原理”解释:“写导语就像卖盒饭——要张扬,就得把最贵的鸡腿放在最上面,让人一眼就看见鸡腿!你不能十块钱盒饭打开一看全是白米饭,然后告诉别人‘内有鸡腿’!”这番比喻一下子逗笑了大家。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识,张征老师常常会推荐优秀的新闻作品和相关书籍,并要求阅读之后在课上讨论交流。她解释道,记者不仅要给老百姓提供信息,还要帮他们梳理事件,这就需要通过阅读和实践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不然提供的信息就容易碎片化,受众也会因此无所适从,丧失判断力。

口才好,加之在课堂上各种新闻案例随手拈来,张征老师常常被误以为是老记者转行当教师。她说:“在新闻报道方面经验确实少,但我当了十年的工人农民,有社会经验垫底。”

虽然大半青春都花在了庄稼地上,但近八年的插队生涯也让她收获不少。在她看来,农民讲究实际效果,这也影响了她后来的教学风格,“总想着怎么才能让学生尽快听懂,不敢耽误孩子们的青春!”

张征老师接受采访(凡德华 摄)
张征老师接受采访(凡德华 摄)

                                      “记者要了解生活”

课堂上张征老师提问同学该怎么搜集资料,学生摇摇头说不知道,她登时厉声道:“新闻系的学生不能说‘不知道’,你要说‘老师,我下午告诉你’。”

“当记者,第一点调研基本功要非常棒,要有思路和胆量;第二点文字基本功要好,这样才能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在张征老师看来,早期的生活经历让她熟悉了底层人的想法,“随便一个清洁工、小摊贩,只要语言能通,我都能聊,聊得来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信息。”

让她觉得可惜的是,现在的学生过多接触网络虚拟世界,变得“越来越不接地气”。初到汕大,张征老师听人说汕大“离广州很远,但离世界很近”,然而在课上她却多次遇到学生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场面。“什么叫‘离世界很近’呢?”她叹了口气继续补充道,“就是你要了解生活,了解世界。”

她认为,新闻学院的同学要多认识国家历史和政治,要懂得什么是生活,不能沉浸在校园的风花雪月里做一个浪漫主义者。她对学生的要求之一便是寒暑假“最多休息一礼拜”,剩下的时间要么看书学习,要么打工实习,多体验社会生活,拓宽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