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方素娟 李玉清)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应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之邀,于12月13日在汕大图书馆举行了题为《寻找方大曾》的讲座。1999年在央视无意中看到一份来自中国摄影社陈申先生的传真,其中提及卢沟桥第一张照片拍摄者方大曾,从此冯雪松便开始了十多年寻找方大曾之旅。
方大曾是何许人?方大曾是抗战初期最活跃的战地记者之一,是报道“卢沟桥事变”第一人。
有一位被范长江先生多次提及、毕生难忘的年轻人就是方大曾。他出生在北京,居住在东单协和医院附近,家境殷实,笔名小方,“小”代表谦逊,“方”代表刚正不阿,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北京的知名战地记者,1937年 9月他从河北蠡县发出了《平汉线北段的变化》新闻后,便了无音讯,而这一年他年仅25岁。
他的镜头聚焦普通人与事
小方热爱旅行,喜欢新奇的玩意,殷实的家境使得他在小学就拥有了自己的相机。小方的妹妹方澄敏回忆,哥哥从不拍美人照,但是他给家门口的车夫拍照。他和车夫很熟,进出都和他们打招呼,但是他从来不坐车。
《联合阵线》是小方的代表作之一,北平第一届摄影展会刊将其放在显要的位置上。当时中国内忧外患,他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各界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拧成一股绳。
冯雪松在讲座中透露,有一次他把方大曾拍摄的照片拿给新华社著名摄影师唐师曾品鉴,唐师曾未料到这种照片出自一位中国人之手,称这种风格的照片是外国人拍摄的,这样的摄影师只有玛格南图片社才有。
冯雪松补充到:“方大曾被誉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在小方的照片里,找不到风花雪月,诗情画意,纪实是他唯一的表达手段。”
哪里有炮火,哪里就有他
1936年绥远爆发战争。在零下40多度的天气下,小方孤身深入战场拍摄。战争结束后,很多尸体还来不及清理,当地的农民就剥下这些尸体的衣服来穿。衣服被剥光之后,就立刻有野狗吃掉这些尸体。他在《绥东前线视察记》中写道:“战争是如此残酷,但是疯狂的侵略者却在不停地制造战争。”
1937年 “卢沟桥事变”后,他决定到战场进行采访报道。7月10号早晨,他骑着自行车到达宛平城。守军们很热情,详细地向他介绍当时的战况。守军们对他说,你是第一个在战争后来这里的记者。回到家中,他写了一篇7000字的通讯——《卢沟桥抗战记》。7月28日,他再次来到卢沟桥前线,与范长江带领的记者团相遇。记者陆怡在文章中写道:“哪里有炮火哪里就有小方的身影。”方大曾每次回来都很高兴,因为又拍摄到不少照片。
我永远不搬家,一直等着你
北平沦陷后,方大曾无法回家。经范长江推荐,他成为香港《大公报》战地特派员。战事越来越紧张,所有的记者都已经离开,只有小方留在前线继续报道战事。当时家里人只能通过他在《大公报》上发表的文章确定他所在的位置。
1937年9月30日,《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发表后,再无方大曾的任何消息。
方大曾的母亲在之后的32年间未曾搬家,因为她与方大曾约定“我永远也不搬家,我一直等着你。” 方大曾侄子张在璇曾回忆,小时候外婆总是不让我们靠近洗照片的小木屋,那是舅舅的东西。方大曾的母亲死后留下遗嘱:把小木屋打造成棺材,把她成殓起来。她说:“我要和儿子永远在一起。”
我们寻找的不仅是人,也是精神
2014年10月,冯雪松出版《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雕塑家李一夫看了这本书后很感动,免费为小方塑像。
2015年5月25日,中国记者协会召开“冯雪松追踪采访方大曾事迹座谈会”。2015年8月28日,《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的繁体字版在澳门发行。寻找方大曾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中国新闻史泰斗方汉奇先生对冯雪松表示,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把方大曾的名字写进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卷已经有108个人了,希望他成为第109个人。冯雪松在讲座中还提到了一个细节,他请方汉奇先生为“方大曾纪念室”题词,方汉奇先生第一次错写成了“方大曾纪念馆”。方汉奇先生要求保留这张写错的题词,他坚信现在的“方大曾纪念室”最终会成为“方大曾纪念馆”。
冯雪松说:“方大曾在25岁之前确实是阳光通透,充满正能量。他身上所具备的精神正是今天我们所稀缺的,大家确确实实可以把他当作一面镜子。所以我也希望未来的新闻人能够一起寻找方大曾,共同完成他那些未完成的事。”
寻找方大曾行动彰显着这样的道理——凡是热爱和平、为国献身者,无论逝去多长时间,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历史是不会忘记的。或许寻找注定没有答案,但在寻找中还原一位热爱和平与自由的生命,这本身的意义就深远弥久。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范东升院长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寻找方大曾,就是寻找一种精神。做新闻,就要有方大曾这种敢于担当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