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文/陈奇 陈媛春)10月28日晚,资深媒体人,“青创工场”创始人兼CEO姜鹏,以“众创时代记者的转型与出路”为题,在汕大图书馆报告厅举办讲座。

姜鹏作为记者转型创业中的一员,具有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先后供职于江苏淮安日报社,广州日报,新闻晨报,参与报道了汶川地震,日本海啸,香港人质在菲律宾被劫持,湄公河惨案等重大事件,采写的多篇报道成为社会热点。

2015年,姜鹏离职创办“青创工场”,旨在搭建扶助国内大学生新媒体创业的平台。

讲座开始,针对“媒体人离职创业”这一愈发普遍的现象,姜鹏说,“在传统新闻产业受互联网冲击而日趋衰落的背景下,传统媒体记者的薪资待遇在吸引人才上已不具优势,一定程度上,记者转型已是必由之路。”同时,他表示,记者群体在知识背景、人文情怀以及社会资源上与一般创业者存在差异,这为记者的创业之路增添了变数。

新闻业在经历“去中心化”的过程

“智能手机的普及加快了各种新媒体的问世,人们不必再局限于通过以报纸为中心的传统媒体来获取新闻资讯,传统媒体在这种‘去中心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市场。”姜鹏指出。

上世纪90年代,是国内传统新闻产业发展的黄金阶段,鉴于当时报纸行业的高额利润,各种晚报,都市报在短时间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闻执业许可证到了“洛阳纸贵”的地步,新闻记者也因高薪资成为令人艳羡的职业。但这对于新闻业,只是一个短暂的春天。

2010年左右,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电子阅读慢慢取代纸质阅读,特别是在2013年6月,微信及其公众号的异军突起,反映了新媒体的普及趋势。媒介传播的多样化和自媒体的盛行昭示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新闻传播方式已逐渐失去优势。

媒体人要学会推销自己

“虽然传统媒体的衰落迫使大批媒体人出走,但公众对新闻资讯的渴求从来没有停息过,微信公众号就是一个优秀媒体人能够施展拳脚的平台。”姜鹏说道,另外他强调,媒体人要善于推销自己,“2010年,记者遇到新闻网站抛出橄榄枝,很多人是不愿、甚至不屑去,这个时候,拥有报社中层资历,即可兑换新闻网站的高层职位;如今,最佳的职位兑换窗口已经错过,原有的待遇已不大可能。”

姜鹏列举了一些新闻媒体人在微信平台上取得成功的例子,如广州日报记者胡亚平的《米糕新闻日记》,潮汕籍记者王冲寒女士运营的《寒书》。“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人的个体价值通过微信公众号放大,群体的市场价值经历了估高、低估到重新估高的V字型反转。”

总想搞个大新闻

“记者的天性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大都具有悲天悯人,改天换地的情怀,遇到新闻线索要搞个大新闻,不做记者后,也总想搞个大新闻。”姜鹏说道,“新闻情怀让创业偏爱媒体人,”他列举了自己身边媒体人朋友创业的例子,如网易前副总张锐离职创办春雨医生,前财经记者胡玮炜离职后成为摩拜单车创始人,C轮融资达到一亿美金……

总结这些创业成功的案例,他提出媒体人创业的五点优势:第一,资源相对广泛;第二,信息管理较强;第三,管理人性化;第四,宣传能力较强;第五,执行能力强。同时,他也指出新闻媒体人在创业时存在的三点劣势:首先是专业知识不足,其次是创业经验不足,最后一点是说得多而做得少。

“对于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您认为他们是应该去争取进入大公司工作,还是应该创业?”讲座的最后,有学生向姜鹏抛出这个问题,姜鹏建议他们去大公司工作,他认为大学生缺少很多创业成功的条件,工作经验也是其中一点,而创业的机会永远不会缺少。

本次讲座,汕头大学新闻学院樊林君老师带领“草根播报”团队,全程录制,并通过网易新闻客户端同步直播,吸引了逾三千人观看。

据悉,通过网络同步直播讲座在汕头大学新闻学院已非首次,本学期初,网易传媒副总编章丰做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竞争》讲座,讲座在网易客户端广州和深圳频道进行网络直播,共有两万多人参与。

姜鹏(右四)与汕大师生合影留念
姜鹏(右四)与汕大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