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文/蔡少颖 刘典)12月7日下午,由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引领环保新风尚”大创项目组与弘毅书院共同策划的“垃圾分类指引”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弘毅书院举行。

弘毅书院团委沈育德老师首先致辞,他表示,举行该比赛有利于引导汕大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将垃圾分类活动在书院内推广,可以让宿生养成爱护书院环境的习惯,“引导他们形成一种家的感觉。”

新闻学院加藤隆则老师则认为,环保不仅与资源有关,而且与经济有关,爱护环境有利于拉动产业发展。而垃圾在分类后到哪里去?他强调要注重整体设计,应关注垃圾分类前后的情况。

“绿丝带”服务学习环保义工队代表唐龙腾向我们展示了他平常的环保习惯,他将纸双面重复使用,尽量做到不浪费纸张。唐龙腾认为,垃圾分类是对环卫工人职业的一种尊重,做好分类可以使他们工作更有效率。“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他分享了捷克总统哈维尔的话,勉励大家重视环保、坚持环保。

IMG_0597

陈聃同学在“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标识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她提到环保要从小事做起,而且在设计垃圾标识形象时不要太沉闷,可爱有趣的形象可以让大家愉快地参与环保。

“厨余垃圾处理导示图”三等奖获得者蔡润盈表示,垃圾分类要具备可行性和高效率,因此在设计分类标识时她没有太过细化。她呼吁大家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多使用循环利用的东西。

评审专家徐少林老师点评作品时指出,获奖者们能够利用图形传达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有一定的辨识度,有些作品还能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设计生动。如果在保证识别度的情况下,获奖者能把标识提炼得更为简练一些,效果会更好。

图为部分获奖者合照。(刘典/摄)
图为部分获奖者合照。(刘典/摄)

从今年11月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征集“垃圾分类指引”设计优秀作品,其中“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标识图”收到投稿16份,“厨余垃圾处理导示图”收到投稿7份。经过专家组评审和公众号投票确定了获奖名单。其中麦海欣同学获得“厨余垃圾处理导示图”比赛一等奖,周晓岚、莫景帆同学获得“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标识图”比赛二等奖,刘潇莹同学则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标识图”比赛最佳创意奖获得者。

2016年国家级大创项目“引进环保低碳新风尚,推动汕大校园分类垃圾桶设置”项目的创意缘于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该项目虽“小”,却“新”。

在颁奖典礼最后环节,宣读了“引领环保新风尚”大创项目组与弘毅书院共同发起的《提倡低碳环保大学新生活方式,共建美丽校园美丽中国》倡议书。提倡用低碳环保新生活方式推动建成“美丽校园”,用自己的行动向家人、亲友、同学,以及全社会传递“绿色发展”的理念,携手推动建成“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汕头大学的引领,助力汕头“创文”可持续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