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彩云 余华诗)应汕头大学新闻学院邀请,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郭中实教授于4月10日在我校举办了传理学课程咨询会暨新闻传播学术论文指导讲座,解答学生们关心的学院专业、申请入读、就业前景等方面的问题。
浸会大学负责新闻教学的传理学院一直是想学新闻的学生报考的热门院校,该学院每年招收硕士600余人,申请和录取的人数比例达到3:1,即3位申请者中只有1位能被录取。
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硕士分公费和自费两种,公费每月资助16000港币,有35个名额,竞争激烈。自费相对容易,也会向GPA前15%的学生派发奖学金。学生短期外出到巴黎、伦敦、布拉格等地方,还会有3000港币的补贴。
郭教授表示,申请浸会大学的条件是有本科学位、英语成绩要求雅思6.5以上或托福79以上、推荐信和500字左右的个人自述,其中英语是重点考察内容,学校教学语言是英文,在香港人日常生活中英文也是重要的书面语言。
除电影电视与数码媒体艺术专业(MFA)是全面试外,传理学院其他专业是选择性面试。郭教授举例说,有同学雅思6.5以上,但是个人自述或推荐信中英文写得不好,让招生人员对其能力产生质疑时,就会用Skype进行面谈。如果同学有英文教育经历或雅思成绩很高的则通常不需要面试。
郭教授道,对内地学生来说,推荐信的重要性不大,如果推荐信是辅导员写的,最受大学的欢迎,因为辅导员最了解学生表现。如果请名人写信,如著名高校的校长,社会知名人士等,通常会被大学认为无法全面评论学生的学术表现,对学生申请入学并没有帮助。
“我们不歧视本科不是新闻的。”郭教授认为,新闻其实是在做中学,非科班人员掌握基本的讲故事抓要点技巧,可能在做新闻中更加如鱼得水,跨专业学生报考传理学院并非大问题。
对于就业前景问题,郭教授表示,用人单位对学院专业的要求不会很细,更看重学院品牌。目前世界上著名媒体如路透社、CNN、中国日报等都在香港有分社,毕业生的选择范围广。香港媒体在招聘某些板块如国际新闻人员时,更喜欢内地学生,因为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通常更好。
对于就业发展,他认为,找一份过得去的工作很容易,找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很难。事业与工作的区别在于:“工作是你上班的时候盼着下班,下班就不会再想了,事业是你时刻都会想着这件事情。”
郭中实教授是美国威斯康新大学麦迪逊分校大众传播学博士,曾在中国日报担任7年记者,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传理学文学硕士课程主任、SSCI收录的英文学术期刊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亚洲传播学刊》)副主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伊丽莎白、尼尔逊优秀论文奖等多个奖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