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新绿”指开春之后新发的绿芽,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命的活力,又与“心率”同音,环境是这个世界的心跳,是万物生存的依靠。

3月25日至4月2日,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绿”采访团的6名女生在加藤隆则老师带领下前往日本,探寻这个国家如何在30年时间里,成功转型成为环保大国。

日本行
抵达日本,“新绿”在福冈航空港的合照 团队成员(从左往右): 加藤隆则(带队老师)、李芹、陈嘉雯、沈姣姣、陆轶凡、夏燕南、林家怡。

在采访期间的4月1日,汕头大学新闻学院访日团得到了中国驻福冈总领事何振良的会见。何总领事肯定了同学们的访问成果,同时寄予厚望,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深造,将来成为优秀的媒体人,推动中日两国民众客观地认识、理解对方。同学们也表示,本次采访之行对日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收获颇丰。

短短8天,“新绿”采访团在曾是公害重地的北九州市,看到它是如何被污染,又是怎样一步步恢复蓝天白云的历史;在日本的农村感受农民对于自然的敬畏与爱护;在宽阔的街道上和当地的居民一起捡垃圾,体验日本日常的环保活动;和各领域的人士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同学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写作和剪辑的素材,更是对“环保”这一概念新的认识和对于自然与人深入的思考。

“新绿”与中国驻福冈领事馆领事何振良合影

经济和环境保护往往被放在对立面,北九州市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增强国力而忽略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在经济快速增长的高峰期,大家都还沉浸在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里,公害病爆发了,大批居民染上怪病,环境污染问题凸显,北九州成为人们不愿意居住的城市。但是经过多年的治理,北九州市现在已经是日本著名的环境模范城市,还成为国家指定的环境未来城市。作为日本重要的工业区,却能够做到经济与环保齐飞,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反对暴力,不推诿,责任共同承担。公害病发生之后,最先站起来的不是患病的人,也不是研究学者,而是一位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家庭妇女对丈夫孩子的身体状况最敏感,看到自己的家人在外一天,浆洗干净的衬衣被空气中的污染物沾染得灰蒙蒙,她们坐不住了,衣服都这样了,身体怎么办?于是越来越多的妇人聚集起来,成立了“妇人会”。她们并没有采取暴力措施,相反,请了大学老师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学会自己取样、检测做分析,还制作记录片,带着充足的资料去各地组织演讲,和企业、政府谈判,一起面对环境问题。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北九州方式,市民、政府、企业通过和平的方式共同解决。

在日本,同学们最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环境是无国界的”,水是共通的,空气是流动的,就像北九州的市民在担心中国PM2.5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日本存在的环境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其他国家和地区。北九州市市长北桥健治也表示:“环境问题并不是靠单一的国家或地区能够解决,而是需要全球的力量,来集体应对这个问题。”为此,日本也在不断地推动国际之间的环保合作。

“新绿”与北九州市市长北桥健治会面
“新绿”与北九州市市长北桥健治会面。

他们发现,相对于国家和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合作会更加有效,所以他们开始建立了很多双边合作的体制:两个城市之间先达成共识,双方去呼吁自己的政府提供资金援助,携手保护环境。因为有了这样创新的合作模式,联合国给北九州颁发了全球环保500强的奖状,“这个奖状就是一张纸,没有任何奖金,但是对于北九州市民来说,这是一个对大家很好的鼓励,成为市民的无价之宝。”北九州环境博物馆馆长中园哲介绍说。

相对于征服改造自然,同学们对于日本农民尊重自然的感受更加深刻。“日本传统文化还是保卫自然、敬畏自然的。”日本稻鸭共作创始人古野隆雄先生说。在日本有很多神社,农村尤其多,在每年播种和收获的季节都会举办各类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就连平常的日子都会有人轮流打扫神社,约定俗成的习惯,就这么延续了300余年。在参加“泥打祭”的时候,村民们有些担心,下雨的话泥巴不容易黏在身上,只有身上的泥多,才能预示着来年的收成好。全村老少齐上阵,全身心投入,小孩子们打得最欢,满脸的黑泥配上纯净的笑,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莫过于此,在这些青春洋溢的脸上也看到了文化的保留和这种敬畏自然的心态在传承。

“新绿”同学采访合鸭创始人古野隆雄先生
“新绿”同学采访合鸭创始人古野隆雄先生。

除了自然环境之外,社会环境也是环保的重要部分。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隔着一堵墙,就是施工工地,没有扬尘,没有噪音。“在施工之前都会和周围的居民协商,支付一定的赔偿金。”工地的工人高须先生说。外围墙上贴着精确到小时的施工时间段,每一位工人的从业资格证,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和应对方法的牌子每天都会更换一次,建筑工人每天两次的健身操,建筑队非常强调施工的安全性。工人和周围的居民表面看似没有交集,但是在施工时相互信任和理解让人动容。

日本就像一个精密的齿轮,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履行自己的义务。连丢饮用水瓶这件小事,他们都会耐心地把瓶身、瓶盖、标签拆分开,丢进不同的垃圾桶,这当然和日本的环保教育分不开。在学校,会根据不同的年龄层设计不一样的环保教育内容,大到各种新型的科技在生活生产上的运用,小到平时垃圾的分类,让学生接近大自然、去工厂参观,了解垃圾分拣的不易、学习公害的历史引以为鉴、将游戏与环保知识结合,寓教于乐。政府和不同的社区团体也会定期举办活动,分享市民的节能新技巧,企业也会发放最新的环保产品,宣传环保的同时树立企业形象。一份份看似绵薄的力量,汇聚到一起推动了整个日本环保事业的发展,也用行动在证明,环保其实重在点滴。

环保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真正能够做到实属不易,北桥健治市长也不禁感慨:“我们在实践中会遇到失败,从中总结经验,慢慢地修正,才会发展成为现在的样子。”

日本著名篆刻家师村妙石先生为”新绿“书写团名
日本著名篆刻家师村妙石先生为”新绿“书写团名

 

(撰稿:夏燕南)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7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