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16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简称WSIS)论坛,汕头大学国际互联网研究院在会议期间成功举办了主题为“走出多方主义和多边主义的二元对立:如何客观理解中国网络治理”的工作坊。
WSIS论坛是一个为全球多利益相关方创建的交流平台,是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技术促发展”的年度盛会,旨在促进实施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的行动方针,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信息社会。本届峰会由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主办,由国际电信联盟负责会务工作。
汕头大学国际互联网研究院于2017年初向大会提出申请要求在会议期间举行专题工作坊,在本届峰会介绍中国对互联网治理及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尤其是如何超越多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简单二元对立。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组委会认同了这个专题工作坊的重要性,特别设定在15日主会场A大厅举办工作坊。
当天工作坊吸引了近百名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的与会者,听众席上除了有来自中国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是欧洲各国的与会者,包括荷兰经济事务部互联网治理高级政策顾问ArnoldanRhijin及法国互联网之父路易斯·普赞Louis Pouzin。
工作坊由汕头大学国际互联网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钟布主持,他首先介绍了论题背景, 2016年10月1日,美国政府同意将不再担任互联网域名系统的“管家”,放弃对“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简称ICANN)的控制,但控制权不交给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或其他政府间机构,而是交给“全球互联网多利益相关方社群”(Multi-stakeholder),结束了美国对这一互联网核心资源近20年的单边垄断。
随后,工作坊发起人汕头大学国际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方兴东作了“走出多方主义和多边主义的误区”主题发言。方兴东强调,他的发言是站在智库和学界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网络治理,为大家讨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多一个角度,多一个声音”。接着他重点厘清了对中国网络治理普遍存在的多方主义和多边主义二元对立的误区。他认为,只有走出多边和多方的二元对立,才能正确理解中国网络治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方兴东说,看中国网络治理,应该更丰富、更多层次,不要概念化、符号化和片面化。总体而言,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网络治理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解和偏见。当下,中国网络治理核心问题就是中国和世界之间依然缺乏足够的交流和理解。我们正在推动的“全球互联网口述历史”项目,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互联网领域最关键人物的口述历史,让外界能够更好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客观实际和真实状况。同时,也能够让中国能够更好了解全球最新趋势和前沿。
接着,主持人钟布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播与信息项目官员胡献红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互联网普遍性”概念框架”主题发言。她首先感谢汕头大学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这样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话题讨论。 “互联网普遍性”框架涉及到互联网发展的四个方面,教科文组织认为这四个方面对其充分发挥潜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可被概括为“权利—开放—可及—多方”原则(R-O-A-M原则)的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权利(R),互联网立足于人权;开放(O),具有开放性;可及(A),应人人可及;多方(M),得益于多方参与。第4类(多方)——多方参与指标——将能够评估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参与互联网治理和发展。
最后,主持人钟布还邀请日内瓦互联网平台主任Jovan Kurbalija博士发言。Kurbalija赞同大家的发言,认为中国将在互联网治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希望国际社会多利益相关方不能忽略中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贡献和作用。
发言结束后,现场的观众踊跃提问,参加工作坊的成员一一作答,气氛热烈,交流真诚,效果极佳。本次工作坊成为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了解中国立场的一个重要窗口,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实现了当初提交举办这个工作坊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