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0:04
“新闻是给想做新闻的人做的。”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三个月实习期间,张征老师一直强调着这句话。在三个月实习结束之际,这句话在我心里的分量变得很重,每次想到这句话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北青深一度记者和实习生们为了选题、为了稿件努力的身影。三个月,在北青深一度经历的事情似乎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和搭档刘翠琴独立操作选题,第一次打电话暗访,第一次经历地震、山体垮塌等突发事件,第一次跟踪一些热点事件……90天,我消沉过,因找不到选题而焦虑,因稿件被毙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也兴奋过,因选题通过、操作顺利、稿件推送而高兴。

虽然三个月来,我的发稿量很少,但是在选题、操作和写作上的收获满满。更重要的是,在北青结识了一批有着“新闻理想”的记者老师和实习生老师,我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

我(左一)与同在北京青年报实习的同学合影。
我(左一)与同在北京青年报实习的同学合影。
每天日常:寻找选题
“你们要在实习群里每天推荐一篇深度报道,还要每天报题,直到选题通过了才可以不用报题。”实习报到的那天,我们四个人才知道自己被分到了深度报道部。其实,得知自己被分到深度报道部之后,我很担心,一是因为自己的选题意识不强,二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写过深度报道的文章。实习的第一个月,是选题被毙的月份。这个七月份,我一直处于“报选题,被毙;再找选题,被毙”这样的死循环当中,似乎看不到一点希望。这一个月刷的新闻比我一年刷的新闻还要多。每天的日常就是刷微博,刷各大门户新闻网站,不断找选题、报选题。说实话,这一段日子挺难熬的,看不到尽头。即便如此,我还是得坚持。后来我仔细观察,选题经常通过的实习生总是那几位,通过的选题也有共性。对比我自己被毙的选题和别人通过的选题,很容易就发现一些“选题规律”,自己的选题意识在加强。北青深一度,主要推送的内容有深度聚焦、深度人物、深度报道和特稿等,报道范围和题材不限,选题的操作空间挺大。一般来说,揭黑、诈骗、凶杀、突发事件、科技是“香饽饽”。同时,部门也关注着那些典型性强、关乎某个群体利益、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新闻。综合来看,深一度的新闻偏向社会性,依靠一次次的挖掘,揭开事件背后的真相。这一特点,要求找选题的时候,要有方向、有目的。一个月内,我微博关注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00多个,多是各大新闻微博号和一些经常在微博上爆料的大V。每天刷微博的时候,最先看一下关注的微博号发出的新闻,然后再刷一下微博上的社会性的新闻。可是,越到了后期,我就发现通过微博找选题这种方法效率太低。于是,除在微博找选题之外,还转向不同的新闻客户端和天涯论坛。一个月来,找选题的时候,我大脑里自动形成过滤机制,会想“这个选题符合深一度的风格吗?”“这个选题社会性强吗,有做的价值吗?”“如果要做的话,可以找什么方向和角度呢?”“这个选题操作性强吗?”。一遍遍的筛选过后,手上留下来的新闻选题没有几个,还要再接受老师的评判。这个过程确实挺辛苦的,每天下班的时候我和搭档刘翠琴总会抱怨“每天刷新闻好累”,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好像又没有做什么,只是找选题而已。

在深一度的选题会上,认真倾听记者老师们报的选题,会受启发、脑洞开窍。实习初期,我不太适应深一度这样的氛围,情绪也比较低落。我觉得自己的能力确实掌控不了深度报道,总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选题,很焦虑。

(选题会)
(选题会)

操作选题:认识不足
“你们那个翘翘板公益的选题可以做,联系一下那家公司。”7月底,我们报的选题终于通过了。很快,我们开始投入操作:搜集公司基本资料,找联系方式,列采访提纲。我们看重、在意这次的选题,不仅仅是因为这次的选题题材有科技性、公益性,还因为之前我们所做的“同志妈妈进京”选题被毙了。“距发稿标准尚远,暂时放弃。”当时编辑的回复对我们的打击挺大的,尽管我们询问了意见,做好了补充采访的准备,“第一个孩子”还是夭折了。吸取教训,对待“翘翘板”这个选题,我们“如履薄冰”。这个选题最后发稿了。回顾操作这个选题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而致使我们陷入“瓶颈”的原因一方面是成稿形式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我们缺乏“合理想象”。“合理想象”指的是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合理想象一些情节和问题,在之后的采访中向受访者验证是否存在这些情况,仅用于采访当中。
在学校里,我写的最多的是消息和通讯,“深度对话”“特稿”这两种方式从未接触过,没有任何经验。最初,我和翠琴拟订以“深度对话”的形式呈现,这种形式要求观点、细节鲜明,表现出一种交锋的态势。在这种形式的框架下,我们只采了公司创始人黄译洁。后来,编辑突然通知改为“特稿”,当时我就懵了。特稿需要故事,需要更多的细节,这意味着我们要补采很多内容。而且,这两种写作风格迥异,特稿绝对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需要一条线串起整篇文章。“合理想象”是挖掘故事和细节的重要工具,适当运用“想象”也许会使采访时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在采访公司四位成员时,故事和细节性的东西不是特别多,很难撑起一篇“文章”,可能是采访问题引导性不强,受访者表达能力的问题。询问编辑后,他说用一下“合理想象”,比如说这个翘翘板是不是有三代人的故事啊。在后来的采访中,翠琴使用“套路”,经历了三次采访,终于挖到了价值大的故事和细节。一波三折,从采访到成稿,我认识到写作路漫漫,采访技巧需要在一次次实战当中掌握和完善。这是我们发稿的第一篇文章,让我们尝到了些许甜头,学到了很多。
微信图片_20171025154413
突发事件:学到不一样的东西
“九寨沟地震,有兴趣的实习生可以建一个群。”事发当晚,实习生群马上炸开了锅,转发关于九寨沟地震消息。不一会儿,实习生“小组长”分配任务,让大家马上联系灾区居民,了解灾情和发生地震时的情况。于是,我和翠琴在出租房里马上开始寻找九寨沟区旅游车司机试图了解情况。通过网络,我们找到几位旅游车司机电话。面对这一次的突发事件,最初我们并没有透露记者身份,而是以灾区亲属的身份去打听情况,我们担心司机对记者可能有所顾虑而不肯详谈。说实话,这是第一次打电话骗人,进行得很糟糕,胆量不够,我一下子就露馅了,对方马上就把电话给挂了。直到睡觉前,我还是一无所获。之后,我分配到的寻找灾区亲属这个任务也没有完成得很好,进展不是很顺利。两次搜寻失败,我感到心情低落,压力挺大,尤其是在看到《新京报》发的“九个生死故事”这篇文章后。
幸运的是,震后第二天,记者带4个实习生做关于遇难者和遇难者家属的报道,当时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采访,是我感知生死离别最近的时候,有父母失去儿女,女儿失去母亲,丈夫失去妻子。要完成这篇稿子,必须得挖很多细节。这次的受访者是遇难者家属,询问当天得知遇难细节或者是回忆之前相处的细节,这些问题无异于在他们伤口“撒盐”,可能会加剧他们的负面情绪。这个时候做一个倾听者很关键。我采访的那位父亲很宽容,他还是挺愿意跟记者聊的。他在外务工,一直都觉得对不起女儿,在电话里,他不时叹气,念着“早知道这样,就不让娃儿去实习了”。这样的对话特别沉重,有时真的不想再问下去了。我们的指导记者老师说过:“其实,地震加起来就是几十场车祸。”他跑过很多突发事件,有经验,会克制自己的情感。但是,要做到这样真的不容易。
采访专家:准备充分,不失气势
“你生过孩子吗?找一个生过孩子的记者跟我聊!”这是我第一次采访专家,应该也是实习期间印象最深刻的采访。陕西榆林孕妇坠楼事件引发对无痛分娩的关注,当时我负责采访北京妇产医院专家,询问关于孕妇生产方式和无痛分娩的专业知识。打电话之前,我搜集了资料,基本上弄清楚了顺产和剖宫产区别、无痛分娩等基本知识。采访开始,虽然医师会回答我的问题,但是在言语中不时透露对媒体的抵触,认为记者不懂妇产科,乱写东西。所以,在采访的时候,我不停地解释采访的目的,安抚医师的情绪。“我不跟你聊了,我要挂了!”医师直接挂了我的电话,但是我还有一些问题还没问完。
后来,我求助于部门的一位记者老师,老师看了我的采访提纲,说确实有些问题问得不是很专业,帮我修改了部分问题。因报纸发文需要再次核对医师所谈的内容是否准确,我把整理好的文字发给医师,结果医师直接回复:“这说得完全不对,千万不要说是我说的”,我便让医师指出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正。医师不指出要修改的地方,最后直接挂电话了。这次的采访很狼狈,医师电话关机,无法确认。面对专家,采访前得做好准备;采访时得尊敬他们。可是有些专家确实架子大,再加上对媒体的抵触,有时真的很难完成采访,这种时候,记者的气势也很重要,话语权不能一直被专家掌控着。

(我在北京青年报办公室写稿子。)
(我在北京青年报办公室写稿子。)
北青深一度,让新闻理想深一度。这次的实习干货满满,很感谢带我们来北京实习的张征老师,让我遇到了“北青实习天团”,结识了一批很有实力的记者和实习生,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