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2:52

12月1日,汕头大学第十四届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校行政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智能媒体与社会发展”,旨在分享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提高我校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情怀,进一步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搭建校际交流平台。论坛邀请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兼国际学院副院长林爱珺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娟教授莅临指导,我校新闻学院范东升院长、周翔教授、陈岳芬教授、陈莱姬教授出席。同时,与会的还有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学校的优秀研究生代表以及汕头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分享对智媒时代下社会发展的真知灼见。

 

本次论坛包括开幕式、林爱珺教授主题讲座《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侵权与伦理反思》、研究生分论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专题报告讲座《如何利用DiVoMiner帮助做大数据研究?大数据技术辅助内容分析法》等环节。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智媒时代下传播理论与实践、媒介伦理与法规、媒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问题。论坛召集人和执行负责人周翔教授谈到:“新一波的人工智能浪潮,再一次激发了人与机器关系的深入思考,促使我们在一个新的媒介技术语境下,重新认识讨论一些基础性问题,比如说何为媒介,传播的本质是什么,理解传播与媒介的基点在哪,如何在不同文化的语境下重新理解技术和媒介,并具体到智能技术及其给新闻传播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嘉宾老师与参与者合照 长江传媒中心/摄
嘉宾老师与参与者合照

 

论坛于早九点准时开始,陈岳芬教授主持开幕式,范东升院长及周翔教授作开幕致辞,其中,范东升院长在致辞中对广大来宾致以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同时殷切期待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范东升院长致辞 长江传媒中心/摄
范东升院长致辞

 

周翔教授表达了对论坛征文的期待和希望,希望看到同学和老师们的研究能将个体论文置于基础性命题之下,展示研究的深刻意义,并深入到经验的具有历史处境的的现实特殊性中,理解社会世界最深刻的逻辑;希望看到同学的研究能把握好理论、现实、方法和透彻这几个关键词。最后,她希望类似本次论坛这样的校际间交流能为学生搭建起一座将学生自我的世界延伸出去的桥,希望这样的论坛能成为学生学术成长、学术共同体繁荣和学术水平提升的共享共有的平台。

 

周翔教授介绍论坛情况 长江传媒中心/摄
周翔教授介绍论坛情况

 

随后,林爱珺教授开展主题讲座《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侵权与伦理反思》,通过媒介侵权诉讼浪潮、著名网上侵权行为等生动案例将学术理论浅显易懂地展现出来,在答疑环节,通过“戴着镣铐跳舞”的比喻回答了同学关于隐性采访的问题。

 

林爱珺教授开展主题讲座 长江传媒中心/摄
林爱珺教授开展主题讲座

 

研究生分论坛于下午两点在行政楼东401及中部会议室启动,两个分会场,共四场主题论坛,分别探讨“智媒时代传播理论与实践问题”、“智媒时代产业发展与营销传播”、“智媒语境下的媒介伦理与新闻生产”、“网络传播与媒介文化“四大板块内容,本校及各受邀高校优秀研究生代表带来了共计24篇精彩论文的报告展示。

 

分论坛现场 长江传媒中心/摄
分论坛现场

 

在闭幕式征文颁奖典礼上,重庆大学赵帅杰获本次论坛征文一等奖,暨南大学郭芳、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张心志和赣南师范大学朱帆帆、暨南大学汪金刚获论坛征文二等奖,西南大学李梦雨、浙江大学赵天娜、华南师范大学霍东阳、华中师范大学张诗瑶、汕头大学全思凝获论坛征文三等奖。

 

华南理工大学陈娟教授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长江传媒中心/摄
华南理工大学陈娟教授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一、二、三等奖分别获得由600元、400元、300元奖金。同时周翔教授个人赠予获奖同学她个人的专著《传播内容数据分析与SPSS统计应用》和《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重庆大学研究生赵帅杰以《街区集体行动中微信群的共意动员机制研究》为题,通过家乡防止中学撤校护校群的例子,深入剖析网络媒介中的共意动员机制,获得本次论坛征文一等奖。他表示,自己选取家乡护校群的例子纯属机缘巧合,他希望通过实践案例而非过于学术化的理论研究,来向大众展示智能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陈娟教授在闭幕式作论文总点评,肯定了论坛讨论成果,同时也对入选征文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

文丨唐佳

图丨长江传媒中心

编辑丨梁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