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至5月2日,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绿”日本报道团学生一行8人在老师加藤隆则的带领下,在京都、奈良、大阪进行了为期11天的采访活动,于5月3日回校。
5月25日晚7时,报道团将面向全校师生举办项目成果分享会。
“新绿”日本采访项目是新闻学院的系列活动之一,今年是第三个年头。2017年,第一届报道团前往北九州,围绕“环保”主题就环保教育、自然农业、食品再生利用等话题展开报道;2018年,第二届报道团赴北海道,以“人与环境的共生”为主题,探索老龄化背景下地方发展的日本经验。
日本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京都、奈良如今仍保留着大量从中国传入的文化。发展至今,日本古都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之间,上演着怎样的故事?第三届“新绿”报道团以“文化”为主题,就此展开报道。
第三届“新绿”报道团活动受到了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的邀请、笹川平和财团的赞助,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提供了相关器材。
保存文化基因,延续历史价值
日本京都的城市形制、布局皆仿中国唐代的都城长安和洛阳而建。“京町家”为街头两侧的传统木制建筑,由于保养与修复十分困难,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挑战。成员付玉梅走访了京町家修缮现场,采访了京町家再生研究会理事木下龙一。木下龙一表示:“京町家见证了京都庶民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是京都的城市记忆,不能让它就此消失。”他希望通过保存京町家,以传承京都的历史。
将文化的传承融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是京都延续千年的“秘诀”。京都城市被严格分区实施不同级别的景观保护政策,建筑的高度、设计风格、材料使用……都受严格规制。其中,色彩保护是重要内容。京都设计协会理事长奈良磐雄在接受成员罗桂红采访时表示,京都的色彩规划必须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这不仅是居民的心意,也是京都的内涵所在。
对历史遗迹的重视和保护,使京都、奈良聚集了众多世界文化遗产。成员李梓毅以“平成大修”为切入点,探访了唐招提寺。她将探讨唐招提寺大修或可给予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启示。奈良县文化财保护事务所建造物系系长田中泉表示:“唐招提寺是日本国宝,也是中日友好的标志。”他认为,作为历史的见证,唐招提寺修缮应尽可能利用以前的技术和材料,才能保留文化的价值。
传承传统工匠技艺,也是古都文化延续的重要内容。金缮是日本传统漆艺之一,主要是用金等材质修补残缺的器物。通过修复,使器物再生,这也是日本社会爱物惜物精神的体现。在消费浪潮冲击下,金缮的发展遇阻。漆艺工坊漆芸舍平安堂创始人清川广树向成员付玉梅表示,像他一样的金缮修复匠人,京都只剩不到5人。古都文化保护和传承,面临诸多挑战。
立足传统,寻找创新活力
深植于历史土壤的古都在不断汲取文化精华,滋养出创新活力。成员郭瑞婵就寺院在当代社会的发展问题走访了京都、奈良、大阪的相关寺院。针对日本社会的老龄化所产生的“无缘社会”现状,位于大阪的大莲寺开创了“生前个人墓”模式,人们通过加入“生前个人墓”重新建立与他人的交流、联系。
京都高台寺内,一个酷似人型的机器人正双手合十,为民众讲经。机器人名叫“Minder”,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和声音,在这座接近400年的古刹里,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员邝靖怡现场体验之后,表示对日本人与机器人的共生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不反感科技发展。相反,将其与传统结合,可以实现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汉字博物馆图书馆课长森田真光说。作为日本首个汉字博物馆,馆内结合现代科技设计与汉字相关的体验式活动,使汉字变得有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着年轻受众的关注。
继东京和福冈之后,日本通信应用软件提供商LINE在京都开设了第三个研发基地,旨在利用当地国际知名度高及大学数量多的区位条件,加快对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的研究。科技进步赋予古都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作为老字号企业集中的传统城市,京都需要处理“新”与“旧”的关系问题。“创新是传统企业进步的活力。”拥有300年历史的柊家旅馆的第六代继承人西村明美在接受成员吴珂采访时表示,但在“新”“旧”的取舍之间,仍要保留最核心的东西,这个核心是——日式传统的接待精神。
现场操兵,将专业技能运于实践
在深入体验古都文化的同时,成员们也不断磨练着自己的专业技能。4月29日上午,“新绿”全体成员来到京都城南宫曲水之宴现场。庭园内汇聚了各地观众和多方媒体,在八百多人的现场中,报道团冲在前线。“不能错过每一个细节。”成员蒋楚珊说。
曲水之宴沿袭了中国魏晋之风,并在“和”风影响下逐渐成为日本展示、交流歌道等的文化仪式。曲水之宴一结束,成员们兵分三路,分别对城南宫宫司鸟羽重宏、参宴歌人以及现场观众进行采访,了解当前日本和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随即开始视频剪辑工作。
5月1日,恰逢日本启用新年号“令和”。报道团成员们分成四组在京都进行采访,主题包括商业街的庆祝歌会、京都御苑的神舆活动等。又是黄金周,京都街头热闹非凡,成员们采访了不少中国游客。
成员们还与京都高校进行了交流活动,分别于4月22日、23日访问京都大学新闻社、京都外国语大学。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遇到很多感人的故事,也经历不少苦境,得到了不少感悟,这一切都是同学们成长的过程必须经历的,都值得。”指导老师加藤隆则在活动结束后表示。
本次采访活动中,报道团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连续刊载行程信息。两篇现场报道《汕大新闻学子赴日采访,中日两国大学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日本也能听潮剧?汕头这群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日本》发于南方日报。视频《京都刮起魏晋之风,城南宫曲水宴展现日本传统歌道,一年只有两次》发表于南方都市报N视频。随后,项目后期成果将于校外权威媒体、新闻学院网站及公众号上陆续发表。
文字|付玉梅 李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