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熟悉的旋律从汕头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中传来——这是由“汕大北京实习女团”自填词演唱的说唱版《我和我的祖国》。11月23日晚7点30分,2019年北京实习团分享会如约而至。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余珊燕,新闻学院原院长范东升及其夫人,新闻学院副院长蔡秋彦,新闻学院院长刘昶的夫人陈老师,张征老师,耿军老师,黎勇老师和陈莱姬老师出席本次分享会。
18人,76天,1834公里,在20岁风华正茂时刻,908篇报道,献给70岁的新中国。
908篇报道——新闻一线的真刀真枪
20岁的青葱阅历直面新闻一线的真刀真枪,心路历程大致如此——
懵!——晕!——退缩——挫败——挣扎——再挫败 !
坚持——再挣扎——突破!——发稿啦!
“一定要顽强,一定要厚脸皮,没有活就找活。”张征老师说。直面挫败的同时,20岁的她们,也在新闻一线的“刀光剑影”中收获良多。
新人如何将冷板凳坐热?采访前应做怎样的准备?写稿子还能收到锦旗?选题做多了会做梦?倒卖手机的“黄牛”变身品德老师?分享会上的一个个小故事给观众们带来欢笑,同时也有思考。
“同学们这种顽强的精神,我真是挺佩服的。二十岁的青春果真不得了。”张征老师在寄语中感叹道。
76天,1834公里——用脚步丈量北京城
一路北上,他们见识了新闻一线的“真刀真枪”,也见北京之皇城巍巍。
北京,连砖头缝里都透露着文化。王新月于东郊民巷,领略此间建筑所承载着的历史文化;亦纵观今昔,感慨“这盛世,如你所愿”。
她们眼中的北京——
是众人等待国旗与旭日共升,黎明之际前街拥挤的天安门;
是电视剧中甄嬛在那儿走过,而今游客络绎不绝的故宫;
是离京之际,非去不可的长城。
她们眼中的北京——
是引人思考“艺术家可以为艺术奉献到何种高度”的国家大剧院;
是“为千千万万普通百姓记录美好瞬间”“不同照片构筑起国家记忆”的中国照相馆;
是启示人们“国富则民富,国兴则民兴”的基辅罗斯餐厅。
“在北京,总会有‘我爱我的祖国’的冲动。在北京,总会有种责任感推动着我们感知国家的脉搏。”实习团同学娄俊在实习体会中写道。
“我自己本人是在北京出生的,可以说一生当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原新闻学院院长范东升教授说道,“但是,这些同学在这不是很长的实习时间里去过的一些地方,其实我都没去过。所以,同学们有这样的实习机会,的确很难得。”
“我们的同学是幸运的。”刘昶院长因公务出差未到现场,但是从北京特意录制了视频,鼓励新闻学院的同学争做“怀有新闻热情、新闻理想的新一代新闻学子。”
这是新闻学院第四年组织北京实习团。往届实习团成员陈一海表示,薪火相传,今年分享会形式多样,许多同学的分享都触动了他的记忆,引发思考。
“希望今后大一大二的同学,珍惜北京实习的机会,因为北京这个舞台足够大,北京这个瞭望台也足够高。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北京实习团。”耿军老师说。
文/区颖珊、朱君
图/刘铭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