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残旧的机器一到他们手里,就能大显身手,造出了我国第一台自制的涂布机。”工厂主楼里有间方方正正的会场,室内正播放着一部黑白纪录片,和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尘封已久的珍贵画面在它的诞生地再次面世。
5月15日上午,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余珊燕,副院长毛良斌、丁智擘,学院教师孟祥斌、凌学敏,研究生支部书记谢岸颖及支部党员代表一行11人赴汕头市公元感光材料工业总公司(下称公元厂)参加“汕大·公元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协同培育基地”揭牌活动。
此前,新闻学院师生已多次到访作为中国光感工业发祥地的汕头公元厂,开展党日活动、调研活动,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丁智擘副院长在致辞中介绍道,本次合作中的人才协同培育,将以双方共建的传统影像实验室为基础,利用双方优势资源,一方面引入胶片暗房、古典摄影工艺、摄影理论与实践、策展等培训项目;另一方面引入在地艺术创作,以在地艺术生产创新工业遗产活化模式,充分发挥工业遗产价值。
对于本次合作,丁智擘副院长寄予厚望,“我相信,对双方共建基地的善用、活用,必将为新时代中国影像事业的延续与更新培育无数优良人才。”
公元系列展览数字展厅也于活动当日正式上线,公元厂工作人员介绍了数字展厅的功能,并展示了相关操作方法。学院师生还现场见证了纪录片《白手起家》线上首映式,该片由珠江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完成,以约9分钟的时长展现了汕头公元厂的创业历程。历经数十年的沉寂,该片由汕头市公共外交协会修复后无偿赠予公元总公司。
活动结束后,新闻学院师生在公元厂工作人员指引下一同参观了学院与公元厂共建的“传统影像实验室”,并就古典摄影工艺等话题展开交流。“传统影像实验室”场地是在公元厂原有设备基础上改造而成,胶片暗房等处的设备至今均得到良好保存,具有不俗的学习价值。
“数字化和手机摄影所造成的摄影图像泛滥,让图像变成了缺乏营养的产物,在这种背景下蓝晒法、蛋白印相、铂金印相等传统影像工艺手法正在以全新的面貌焕发新的活力。”孟祥斌老师深谙传统影像的价值与魅力,并对数字摄影冲击下传统影像工艺的发展保有期待。
“传统影像工艺让摄影回归到最原本的初心,将成为人们缓慢的、沉下心来观看世界的一种方式。传统影像并不会因数字摄影的冲击而消失,反而正是数字摄影的优势所引发的图片泛滥、浅薄化,让艺术家和摄影师们的视线重新回到制作流程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的古典摄影工艺上。”
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苗琦表示,纪录片《白手起家》给她的感触最深。“老一辈‘公元人’凭借迎难而上的探索精神,打破了艰难的技术壁垒、造出了中国自己的胶片,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我们这代人也有自己的‘胶片’要创造、有自己的‘壁垒’要攻克,应该将这种可贵的精神继承发扬下去。”
汕头大学新闻学院与汕头公元厂现开展了新媒体产品设计方面的合作项目,2019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陈佳虹是这一项目的学生负责人。“这个项目是我们本学期《新媒体产品设计与实践》课程的一部分,我们主要为公元厂搭建新媒体矩阵等。后期会组织校内学生前去胶片冲洗工坊体验胶片冲洗过程。”陈佳虹认为在合作项目执行过程中不仅能学习到很多有趣的胶片知识、感受到胶片摄影的独特魅力,更充分锻炼了自身的新闻写作、摄影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技术或有更迭,精神薪火不灭。六十年前,以林希之先生为代表的公元厂前辈在技术空白的年代里筚路蓝缕、白手起家;六十年后的今天,汕大新闻学院的师生将立志承继前贤,循着那些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足迹,携历史的接力棒在传媒之路上继续前行。
文字:巢子怡
图片:苗琦、文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