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6 09:01

 115日上午,汕头大学2022年中国记者节系列活动在桑浦山校区知行书院正式开幕。

记者节是我们国家仅有的六个行业节日之一,记者是受尊重的职业。”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余珊燕党委书记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开幕式上,丁智擘副院长为获得“2022年长江传媒作品奖”的13名学生代表颁奖。


同日上午,2022年北京实习团成员在知行书院二楼戏剧厅以“在京城感受新闻脉搏”为题,分享了他们77天在北京的实习生活。今年7月至9月,由新闻学院张征老师与蔡秋彦老师带队,15名新闻学子分赴新京报、中国妇女报、健康报、未来网、中国市场监管报、北京青年报6家媒体实习。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经历成长之痛,体会成长之悟,收获成长之喜。

学术研讨 聚焦专业热点


   114日下午,新闻学院、知行书院、汕头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潮汕故事”——吴俊伟《节制》系列摄影作品展览活动在知行书院举行,汕头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吴俊伟通过线上会议的参与方式,逐幅解读了展览作品,并介绍其背后的民俗故事。

本次展览以潮汕传统“节制”仪式为题材,通过44幅纪实性民俗摄影作品,记录潮汕本土独具地域特色的节俗,生动展现潮汕风韵,强调潮汕传统与时代发展的相融。

625D9

116日上午,“短视频勃兴背景下文化传播的新发展与新趋势”学术研讨会在桑浦山校区举行。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聚焦于短视频蓬勃发展背景下文化传播的新趋势,邀请多位学界及业界人士进行主题发言。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岳芬教授“历时性透视与批判性分析——短视频的文化考察”为主题,从短视频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计量方式切入,分析短视频的普及、盛行及其影响。“短视频既是艺术形式又是传播媒介。”陈岳芬认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曾一果教授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今天是一个视频观看和被观看的时代,短视频生存成为媒介化生存的典型现象。现场,他以“短视频文化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为题进行分享。

短视频与跨文化传播有何联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梅教授探讨了短视频在推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可能性,并提出价值分层的跨文化传播方式。

南方都市报新媒体首席内容官、N视频总编辑陈伟斌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分享了对大湾区城市形象构建中视频化传播思考。他提出视频作为城市与受众的新型连接,改变了城市形象原有的传播形态。

新闻学院黄显博士则围绕着“打卡实践”,分享了对移动网络时代历史旅游方式的研究和思考。刘阳博士以“科幻剧的美学蕴涵和跨文化传播”为题,探讨了科幻短视频对于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作用。

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书曼从乡村美食文化与短视频传播出发,分析了乡村题材短视频在展示中国乡村的时代风采、助力中国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硕士研究生万文慧同学聚焦视频化生存的背景,考察Z世代青年群体如何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传播“反内卷”的文化理念形成群体认同

8A7CE

专家开讲 分享真知灼见

“‘中新风格’有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按照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去做。”1110日晚,中新社广东分社副总编辑、新闻中心主任唐贵江以“向世界讲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做新时代的历史记录和新闻见证者”为题,通过网络连线方式与汕大新闻学子分享他的从业经验和“中新风格”。

以几次大型事件报道和人物专访经验为例,唐贵江分享了新闻写作的几点干货——

一是要会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唐贵江说,这就好比一部电影,导演需要在前十分钟把观众带入到故事中,写作也是一样,要让读者最快地进入你的语境。白描则是用最简练的笔墨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不加渲染。

二是要准备充分。不论是事件的报道,还是人物专访,在写稿前做的准备功课越多,写稿时就会越顺利,一气呵成。

三是找到自己的“写作套路”。唐贵江说,中新社稿件一般不会太长,超过1000字就一定要分段。1500字左右的稿件就要设置三个小标题,“这样做有利于读者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想要的信息,读起来也不会枯燥乏味。”他说。

唐贵江期望今后能有更多优秀的汕大学子加入中新社,一起来向世界讲出更多的中国好故事和广东好故事。

11238

1111日晚上,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黄玉波教授应邀为学院师生开讲题为“品牌与人:智能时代的数字品牌传播——基于品牌传播思想史的考察”的线上学术讲座。

“人工智能开启的智慧化品牌传播给品牌营销的广度、深度、温度带来巨大变化。” 黄玉波从传播的技术和媒体形态的演进切入,与师生们分享品牌传播的发展思路和轨迹,并展望未来智能品牌传播发展方向。

在互动交流环节,当同学提到社会对即将步入广告行业的学生有什么新的要求时,黄玉波表示,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同学们要拥有自我成长的能力,重视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比单纯关注具体的软件技术更重要。


30C8D

今年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恰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是时代赋予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余珊燕说。她希望新闻学院学生们能练就过硬的本领,记录时代风云,与时代共进步,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文字陈梓敏陈绮捷全月蓉乐丹娜叶子怡王雨高泽芝

图片文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