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根据刘慈欣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三体》正在热播。该系列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和《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电视剧一经播出便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其豆瓣评分为8.3分。作为今年改编得较好的科幻剧,《三体》小说的影视化对我国的科幻剧的传播和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三体》时空版海报
本期,我们很荣幸采访到学院研究科幻剧传播领域的刘阳老师,聆听她对于《三体》小说影视化的看法,了解科幻剧在我国的发展境况。
刘阳老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曾主持各级科研项目9项,参与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共同创作或指导学生作品获各级各类奖项20余项,目前的研究兴趣是科幻影视、数字伦理、数字人文。
Q:您最近有在追电视剧《三体》吗?很多网友在弹幕发表评论称“这是我想象中的三体”,对此,您认为它的还原度高吗?改编得是否合理?
刘阳老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科幻剧是世界上体量最庞大、最受欢迎的剧种之一,其类目繁多,为其制作和研究都提供了巨大空间。《三体》电视剧相当忠于原著,总体框架和小说基本一致。《三体》小说总体侧重于描述宏观时间,是宇宙级别的故事设定,包括推动时间发展的核心逻辑,例如“黑暗森林体系”,都是对宇宙社会学的推导。但剧版《三体》更多着力于故事细节的完善与人物刻画,并修正了原著中一些的突兀情节,细节更为具体,人物形象更为逼真。
《三体》剧中通信设备
Q:您认为剧版《三体》对比以往的科幻剧,它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比如说剧版《三体》有哪些特效是可圈可点的呢?
刘阳老师:在剧版《三体》之前,我国制作精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剧并不多。所以,剧版《三体》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是我国电视剧创作者对“正宗”科幻剧的一次尝试,这就是它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剧版《三体》第一部的特效虽然不多,但亮点不少,例如三体游戏中对于宏大场面和三体星的展现。
《三体》特效场景
Q:对于《三体》的二、三部,您认为是否也能实现影视化?如果不能,它的难度来自于哪些方面?
刘阳老师:第一部背景是现代人类社会,相对写实,还原难度较小。但二三部主要是描绘星际背景、未来科技甚至是未来地球和外太空等场景,需要更好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影视化难度较大,对编剧和导演极具考验。
Q:您觉得剧版《三体》哪些地方还需要继续精进和完善?
刘阳老师:其前期剧情发展相对缓慢,甚至有些拖沓,虽然忠于原著,但是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可能会失去耐心。随着故事的展开,这个问题在中后段的剧情中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Q:《三体》原著如此受国内科幻迷追捧,部分原因得归结于它在内容上独具的中国特色。抛开特效,每个国家的科幻作品都有自己的内容核心。那么剧版《三体》是否做到了在影视中承载中国特色内容呢?中国和外国科幻片塑造场景的难度差别在哪里?
刘阳老师:《三体》的故事很有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其故事的核心逻辑,比如中国注重集体主义、家庭观念等社会学逻辑均在剧中有所体现,非常富有中国色彩。中外科幻片对于场景塑造的难度差别并不大,这个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大小、制作人员的创作态度和技术水平等。中外科幻影视主要的差别在于价值观,例如西方科幻中的角色更为追求个人自由和权益,而中国科幻更注重集体主义等等,格局更为宏大。
Q:对比同样是在春节期间大火的《流浪地球2》,刘慈欣的两部科幻小说的影视化传播可谓是都取得不斐的成绩,是否可以推测我国国产的科幻剧依旧存在很大的空缺和市场?您如何看待我国观众对于科幻剧的期待和热捧现象?
刘阳老师:国产科幻剧确实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缺,但这有赖于后续创作者的孜孜以求。如果只有个别高峰而无高原,科幻剧是后继乏力、难以形成气候的。正因为我国国内科幻剧长期欠缺,观众对于本土科幻剧的渴求只增不减,这要求我国科幻剧的创作者和研究者们继续奋斗,努力做到既有高峰又有高原。
Q:请问刘老师最近集中在科幻剧的哪些研究方向呢?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您近期研究成果吗?
刘阳老师:我近期对科幻剧的研究主要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并延伸到数字伦理和数字人文等方向。科幻影视博大精深,目前我的研究还只是触摸到研究对象的冰山一角。我也希望学院学子有志向、有意愿来学习创作科幻类作品,它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可以先从“软科幻”类入手。
通过刘阳老师的解读,相信同学们对科幻剧和剧版《三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作为新传学子的我们,不妨对科幻剧的创作和研究继续抱以热情和期待,正如刘阳老师所说的:“期待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科幻类作品的创作和研究中来”。
文字|全月蓉
图片|选自三体电视剧官方微博
排版|陈绮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