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4月8日邀请新京报记者来课堂之后,《深度报道》课程“一线记者进课堂”系列活动在4月21日迎来本月第二位嘉宾。当天,北京青年报深度部记者李东在我院《深度报道》课堂为同学们分享了他精彩的采写经验。
李东是当前活跃在国内热点法治新闻采访第一线的记者之一。他长期从事社会、法治、时政领域的调查性报道,撰写法治类深度报道50余篇,近年代表作品有《27岁犯人赵风雨的狱中之死》《被瞒报的武安铁矿死亡事故》、河北“盲井”案矿井下杀人骗保系列报道等。
李东首先讲述了自己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先给报社领导开车,还不会写稿就开始“审稿”,再到做一线记者的传奇经历;接着,他围绕深度报道如何找线索和找选题、深度报道采访如何突破障碍、如何正确认识深度报道等主题,分享了自己独到的经验和观点。
李东向同学们讲述自己的经历
线索和选题:“穷记者”如何变“富记者”?
“穷记者”不是指记者没钱,“富记者”也不是指记者很有钱。这两个词指的是,一个新记者或刚到媒体的实习生,如果手头没有新闻线索,找不到选题,他就会成为一个“穷记者”,在媒体生存将很艰难;如果一个记者或实习生新闻线索源源不断,每天都有新选题,那么他就会是一个“富记者”,有可能“佳作迭出”,很快成长起来。《深度报道》课程主讲老师黎勇曾在课堂上强调线索和选题对一个新记者的重要性。李东老师在分享时也不约而同谈到了这一话题。他毫不吝啬地向同学们“献”出自己寻找线索和选题的“私藏秘笈”。
他首先区分了线索和选题的不同,明确找选题的第一步是分析线索。他举例说,“ ‘医院着火了,死了29人’,我看到这个线索第一反应是它可以做快讯还是做深度报道?如果涉及长峰医院着火烧了几层楼,去现场一数就知道,这就是快讯。如果你再关注另一句话:在遇害的逝者里平均年龄71.2岁,最大的88岁。通过这个现象就可以把养老的情况引入进来,有机会做成深度,这就是选题。”李东用最近刚发生的北京长峰医院新闻案例具体讲解线索和选题的概念,认为“新闻的选题就是选择一个方向,根据采集到的内容、逻辑结构对线索进行选择和判断。”
李东还分享了如何从公开场合获取独家线索。有一次,他与媒体记者一起参加一个律师朋友的聚会,聚会时律师随口说了一句:“我有个申诉案件六年了还没动静。”李东当时觉得这个线索有意思,但担心如果当场问律师,其他记者也会去采访抢发。于是,他私下留了这位律师的电话,第二天再单独采访,果然获得一个独家深度报道线索,后来该报道引起很大反响。
李东与同学们分享采写经验
如何判断线索的可信度与可操作性?李东认为,越具体的线索可信度越高,同时,“客观载体大于主观载体,正式文件大于非正式文件,熟悉的朋友大于陌生人。”不过,线索可信,选题通过,不代表能做出来。李东坦言:“采访前我会考虑能拿到线索的几率有多大。”可操作性是深度报道必须考虑的部分,而选题的角度直接决定了选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能不能做出来。
李东还向大家讲解了如何利用手机突破采访录音障碍、如何突破门卫阻拦、如何约到见不到的人等采访技巧。他提到,记者可以想尽各种办法找到采访对象,但一定要有一个“Plan B“,即随机应变,到了现场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办法。同时,采访和接触线人不能违反道德,更不能违法乱纪,具体操作中尤其如此。
澄清错误认识:深度报道只做“负面新闻”?
李东还澄清了人们对深度报道的一些错误认识。他提到,很多人认为调查报道就是做负面新闻,只盯着不好的事情。“什么叫负面新闻?任何一本严肃的新闻学教材上都没有这个概念,我们新闻传播专业的同学,也不能跟着说这种不专业的话。”他说,所谓“负面”或“正面”,要看对谁而言,一件丑事爆出来,对被揭露的人来说当然是负面的,但是对党和国家可能是正面的,因为把违纪违法的、错误的东西曝光出来,让人们改正错误,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实际上是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媒体来说,这是正常的监督。”
李东这段话与此前黎勇老师在深度报道课上讲的内容不谋而合。黎老师谈到,深度报道一方面起到的是“啄木鸟”的功能,另一方面并不是只做揭露、批评、监督的报道才叫深度报道,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同样可以成为深度报道的题材。比如战斗英雄张富清隐姓埋名六十多年甘当普通平民,就是被深度记者发掘报道之后,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
李东还认为,“‘调查记者’不存在,记者就是记者,每一个记者写报道都需要调查,只是侧重点不一样。我个人认为有‘调查报道’,但没有专门的所谓‘调查记者’。领导派你去采访明星,你就是娱乐记者;去采访体育赛事,你就是体育记者。今天做体育明天做时政,不用考虑那么多,我们就是记者。”
最后,李东还为想写好深度报道的同学提供了一些日常建议,包括“阅读、手抄、反推”,要了解媒体的定位,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反推线索如何得来,反推线索如果到了自己手中如何处理等技巧。
课堂分享结束后,李东还与同学们就深度报道案例共同交流探讨。
李东与学生在课后交流
将有更多一线记者到《深度报道》课堂分享
“一线记者进课堂”是黎勇老师依托一流课程《深度报道》主持的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的一项教改内容,也是黎勇老师主持的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科研课题中的实践环节之一。此前,本课程曾多次邀请南方周末、财新传媒、新京报等著名媒体记者前来分享采写经验。黎勇老师表示,请活跃在采访第一线的记者到课堂来分享,可以把记者们最鲜活的实践经验带给新闻学院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学子们,让他们关注社会、关注业界;从以往情况看,同学们从业界一线记者的分享中获益良多,因此接下来,本课程还将邀请更多一线媒体记者到课堂或在线上分享采写经验,与同学们互动,并亲自指导同学们采写报道。
文字|黄俊杰
图片丨陈嘉宁
排版|叶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