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5:29

91F57

7月1日,学院2021级19名同学踏上北上之路,分赴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法治日报》《健康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和《新京报》7家媒体,开启为期两个半月的北京实习。

2023年北京实习团的成员有曹罡豪、陈梓敏、陈智敏、陈昊铮、李苑滢、吴依晨、张泽龙、陈蓓蓓、陈立儿、李湘怡、刘嘉雯、宣骏超、王奕峥、杨梦梦、朱慧、邓菲、刘扬、张顺花和郑婷,带队指导老师为张征老师和蔡秋彦老师。

一个多月来,实习团成员在各自岗位得到了点点滴滴的收获,现将部分同学的实习心得编辑于此,与大家分享。

2D525

2023年北京实习团合影


邓菲:与法结缘

实习单位:北京晚报

以前朋友老说,我看起来特正直,以后说不定能做律师。这次实习,我阴差阳错进入了政法新闻部,去法院看庭审,跟着老师采访法官、检察官,探索法治与新闻的世界。

我们采写的一位“通才”法官让我印象深刻。“通才”一词是我的记者老师对这位曹法官的形容,特别贴切。曹法官的人际交往能力极强,我跟他对上眼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跟我拉近了距离。他用通俗又生动的语言代替拗口的法言法语,用丰富的社会经验解决群众的大小事。他甚至还告诉我,做记者其实跟做法官一样,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要了解各方面多领域的知识,“不然你怎么判断真假呢?”曹法官目前管理着一个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我在与他的闲聊中了解到,这样的组织虽好,但需要更多人才和力量投入进来,需要更多人关注和支持。

很庆幸有这么一个机会,能下基层进社区,认识到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工作者,愈加体会到“民生无小事”,每一件“小事”的解决并非都如此顺利,每一个“小案件”牵动着数个家庭,其完结也离不开众多人的努力。

实习过程中,会有焦虑和迷茫,但想起如曹法官一般的工作者,我又提醒自己“沉淀”的重要性,唯有平时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在任务和挑战来临时从容应对,又好又快地做出判断。

1ACE9

邓菲向人民英雄致敬 陈蓓蓓/摄


刘嘉雯:眼里要有选题

实习单位:北京晚报

在第一天报到的时候,部门主任丁老师就对我们说:“记者是不坐班的,你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出去找选题。”

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凭空掉选题。选题得自己找,自己看;选题必须要合乎实习单位、实习部门的定位,不然就是无效报题。每周二开选题例会的时候,丁老师就经常对我们这些实习生提出的选题发出疑问: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吗?它在北京发生过吗?它跟我们科教卫部门相关吗?报道这个事情有什么由头呢?这篇报道发出来之后,你觉得我们的读者会怎么看这篇文章呢?

带我的记者老师是跑教育的,我眼里得有关于教育的选题。比如,在公园里我得关注北京研学的旅游团的乱象,在博物馆里我得留意博物馆私人讲解的问题,即使只是刷刷手机,也得看看北京校园教育是否存在问题……

而一旦有了合适的选题,就一定得去做,而且不能莽撞地做,要注意时时刻刻与记者老师沟通,校准选题方向。我在做一个博物馆选题的时候,因为没有事先明晰报道的主题方向,以为越全面越好,导致两天的案头工作出现了偏差,幸好及时与老师做交流,让我能够及时校正选题方向以及案头准备。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跟着我的记者老师们,学到说话采访的艺术,为未来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积累经验。

23D11

与老师的采访日常 北京日报武亦彬老师/摄


杨梦梦:严谨求实

实习单位:新京报

在报社实习中,“严谨求实”不仅仅是我日常总结的收获,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谨记在心的。找活干是实习生在报社的常态,我经常会找老师询问,“可以带我一起做选题吗?”,老师们都会很热情地答应。失踪报道、洪涝报道、医疗报道、高温报道等,我参与了不同主题的报道,写作了不同类型的稿件。每一次参与,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总结经验、虚心请教是提升采访、写作技能的诀窍。在《新京报》实习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电话采访。随着时间的积累,我深深地感觉到电话采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老师们会指出我的措辞有哪些问题,也会提供一些方法帮助我不断改进。写完稿件,老师也会带着我对比发出的稿件和原稿件,指出我的问题,解答我的疑惑。我自己也会不断反思每一次采访、稿件写作,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我接触的稿件大多是快讯。快讯真的要求“快”,无论是录音的整理还是稿件的写作,都要求快且准。速度的提升需要不断的练习,老师们也会告诉我提升速度的方法,渐渐地,我的能力在一次次的录音整理和写作中不断提升。

希望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能不断突破自己,不断进步,参与更多的稿件,汲取更多的知识。

6CAF4

新京报报社楼前 宋漪静/摄


陈智敏:大胆采访,谨慎成稿

实习单位:中国青年报

写这篇收获的时候,我到北京的日子已经满月了,这一个月里写过的消息稿、通讯稿、特写,拍过和剪过的视频数量不亚于在校一学期的量。

在报社学习的流程基本是:实践——老师指出问题和自己问问题——再实践,改正上一次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大到稿件逻辑,小到标点符号,记者老师都非常快速且清晰明了地教我。其中,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老师说到的“大胆采访,谨慎成稿”。起初,我追求稿子“好看”,在受访者的话中强找“金句”,为了稿子干净利落,在写作时省去了连接词或过渡句,结果文章出现逻辑混乱、碎片化等问题。后来在老师的耐心分析和大量举例中,我逐渐明白了什么才是有效的直接引语,连接的词句要怎么写,如何在呈现逻辑的同时使文章更连贯丝滑,并能在后续的实践中运用。

“七分采三分写”,写好稿子的关键前提是现场的工作要做好。在实习中逐步改掉“学生气”,这不仅体现在行文的表达上,还体现在现场的观察。有效的现场细节可以是:从招聘会结束后学员手握的面试通知卡观察求职能力训练营的培训效果;从休息站的心愿墙上洞悉外卖骑手的需求;从孩子们处理情景剧表演时的细节获悉他们对父母职业的了解程度。有效的现场细节是包含了新闻信息的,而不仅停留在受访者接受采访时的神态和动作。

39F91

陈智敏在采访现场的工作照  王可意/摄


宣骏超:不断进步的动力

实习单位:健康报

这个月,我从“健康中国”轮转到总编室进行学习。

全媒体部门的徐老师打算在“健康报”微信公众号中“健康夜话”栏目中将原本附加的纯音乐BGM(背景音乐)改为人声阅读加音乐。徐老师表示,之所以想要选择人声阅读是因为目前现有的AI大都无法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表达情感,显得过于生硬,希望能找到适合的人选为“健康夜话”中的文章配音。在经过简单的交谈后,徐老师认为可以让我尝试进行首次配音。

我开始进行尝试,但效果不太好,我想起自己有朋友曾经做过类似于电台节目的自媒体,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向他寻求了帮助。朋友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在听过我的录音后向我提出了很多改进建议,一点一点教我如何纠正有缺陷的地方包括发声技巧、阅读语速、停顿时间等等。那一晚,我重复录音了大概二十余次,在他的指导下,仅用几个小时我就从“啥都不懂啥也不会”成长到“合格水平”,有点难以置信。

在推文末尾看到我的名字出现在“播音”两字,我要感谢朋友的帮助,也要感谢记者老师给我的机会,让我有了一次新的尝试,有了不断进步的动力。

21B61

工作日常 宣骏超/摄


吴依晨:从焦躁到松弛,从量变到质变

实习单位:新京报

实习的这段期间,我的心境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进入7月中旬,我对工作越来越熟悉,分配给我的任务也越来越多。如果要跟进快讯,那么一整天的精神状态都需要高度集中,在各大社交平台与搜索引擎寻找可能的采访对象。而在这个过程中,被拒绝、被质疑、被辱骂也是常有的事情。

在跟进“广东湛江小区着火,一儿童被困阳台,众人合力‘剪开’生命通道”一事时,由于当天联系采访对象较晚,且受访者在此之前已被多家媒体采访,相同的采访问题令他心生厌烦,对方在电话中直接回复“为什么要采访救火”,用当地土话说了一些脏话后将通话挂掉,并把我的手机号码拉黑。这样的事,在采访过程中屡次发生,我的心情由此起伏,因为“采访不够到位”“电话屡次打不通”“被人质疑、辱骂”等问题越发怀疑自己——是不是丧失了初到北京的激情与信念。

而这一切的自我怀疑在记者老师的谆谆教导中渐渐改善。采访内容不充分,记者老师们会在原录音的基础上补充要点,并告诉我“这个点可以再引申一下”;也会教我“你可以假装家属,语气凶一点”,通过“当事人”的身份“套话”;还会说“别着急,慢慢来”“没关系,再打一次电话吧”……在这样的鼓励中,我渐渐找回了自信,采访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仔细想来,要有质的飞跃,也需从量的转变开始。虽然“量变引起质变”不是绝对的,但是一定数量的优质积累,也会让自己学到很多、成长很多。

2C2CC

晚上10点的新京报大楼 吴依晨/摄



文字 | 邓菲、刘嘉雯、宣骏超、陈智敏、杨梦梦、吴依晨

编辑 | 蔡秋彦

排版 | 陈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