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纪录片总导演海金星在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开展《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纪录片创作与传播》专题讲座,分享他对纪录片的看法以及拍摄纪录片的经历。讲座由我院刘阳老师主持,全校二百五十余名师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讲座现场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话代表着海金星对于纪录片的看法——“用影像去记录时代、记录社会、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历史”。
海金星分享对于纪录片的看法
2019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之一的《城市24小时》是央视纪录频道策划的一部关于中国城市的系列纪录片,海金星团队负责第一集郑州的拍摄和制作。在拍摄《城市24小时——郑州》时,他曾花费三个多月的时间来做前期的案头工作,先做加法,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随后再做减法,根据所想拍摄的内容去城市里寻找故事。正式拍摄时,他曾熬夜十个通宵,拍摄八个多小时的素材,最终只剪辑出八分多钟进入成片。“用时间等故事”“拿时间换故事”是他对现实类纪录片最深的感悟。
“有一个好故事是拍摄纪录片最重要的一点”,海金星团队创作的自然类纪录片《盲猴》曾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该纪录片记录了一只双目失明的太行猕猴艰难的成长过程。“自然类纪录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跨越语言、文化、民族的界限,让中国故事进行国际表达。”什么是好故事?海金星指出,有矛盾冲突、有起伏、有悬念、有温暖人或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只有这些东西都具备了,它才能成为一个好故事。”
海金星讲座现场
以前,海金星的团队大都与央视等官方媒体合作,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后,他有了不一样的收获。他提出,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传播有四个特点:用户思维、话题点和爆点、创新形式、整合平台。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倒推作者思维,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进行创作,拍摄具有话题度、能够引发讨论和争议的内容;“我们当时有一个说法叫‘有趣有料有温度’”,海金星分享道,“做片子要做得好玩”,既有新知也能引发情感共鸣,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和平台的需求来确定作品的风格。
台下学生认真聆听
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创作流程分为策划、文案创作、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四个部分。海金星认为,策划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海金星与同学们分享了《舌尖上的中国》的调研报告,报告内容详尽,既有主配角人物的背景信息、故事核心、拍摄的室内外环境等基本信息,也涵盖主人公的戏剧化动作、地点、阳光方向、家里是否有电线和宠物等细节。“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特别重要。”
海金星团队拍摄的历史类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在腾讯视频VIP总点击量超8000万,连续一个月位居腾讯视频纪录片热度榜第一位,这个数据出乎海金星的意料。《千古风流人物》目前已拍摄了四季,共二十个人物。海金星分享了选择这些人物的标准:现象级、性格鲜明、经历曲折、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上出现过。对于经历曲折的这个标准,海金星调侃道“我们做纪录片的有时候不太地道,唯恐天下不乱”,更有网友评论“这个片子更应该叫‘一失足成千古风流人物’”。
台下嘉宾认真聆听
选择好人物后如何为他们定制剧本呢?海金星分享了三点:将诗人拉下神坛、打破刻板印象、从当代视角引起情感共鸣。“这些人物再厉害,他们首先也是普通人,他们一定有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这是海金星团队写剧本时坚信的一点。“将诗人还原成普通人,在观众的视角更有亲和力”。如何将剧本拍摄出来?海金星分享,拍摄要体现中国风、小而美和接地气,“希望讲的东西怎么好玩怎么来。”
海金星指出,情景再现是纪录片最主要的形式,真实是纪录片最基本的原则和核心。拍摄每个人物前,海金星团队花好几个月的时间来做案头工作,收集权威的资料来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作品,理清整体脉络形成文案,再通过视觉形式让其变成分镜头的脚本。随后,他们找专业的演员进行演绎,找权威专家解读。“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看纪录片?因为真实的力量”,“这是所有纪录片都要遵循的一个原则”。
台下学生认真聆听
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之杰)是河南省规模最大、最为专业的纪录片制作机构。目前,华之杰已和汕头大学图书馆达成合作,建立起“优秀传统文化视频资源库”。该资源库包含了过去十几年华之杰拍摄创作的精彩视频,涉及中国艺术、魅力非遗、风流人物等内容。“我们希望通过影像的方式,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提问互动环节,师生就视频制作风格、拍摄创作流程、剧本创作、寻找采访对象等问题进行积极交流。海金星在回答中提到“会看片子很重要”,看片子需要注意三个层面:片子好、好在哪、怎么做到好。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
讲座氛围轻松自然,导演的分享有趣有料。2023级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陈思羽同学听完讲座后分享道:“海老师分享的幕后故事和拍摄过程,让我对纪录片拍摄有了新的认识。”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上前找海金星互动交流、签名合影,留作纪念。
海金星老师给同学们签名留念
本次讲座是第二十一届桑浦山读书节系列活动之一,由汕头大学图书馆、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举办,旨在丰富和活跃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助力推动汕头大学高质量发展和“有志、有识、有恒、有为”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大合照
文字丨郭梓欣
图片丨郑欣悦
排版丨叶子怡